時間:2023-08-26|瀏覽:448
這次出事的還是業(yè)內大名鼎鼎的“GATE比特兒交易所”。
據相關用戶投稿,9月10日晚11點35分,某社區(qū)領導人突然在群內傳播公告,提示大家趕緊將比特兒交易所內的所有幣種全部轉移提出。
一石驚起千層浪,消息爆出的第一瞬間立馬引起了內部成員的廣泛議論。
根據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比特兒這次風波所有的起源都始于這次DeFi牛市,上線的KIMCHI泡菜項目。
隨著DeFi的大火,GATE也緊隨熱潮上了一系列的相關代幣,其中鬧出最大動靜的,就是KIMCHI泡菜了。
盡管打著流動性挖礦獎勵的旗號,但說白了,這個名叫“泡菜”的項目不過就是前期“壽司”的仿盤而已。
誰知,一炮即響,在GATE的有意推動下,投資者紛紛大額參與到了KIMCHI項目之中。
于是KIMCHI項目瞬間水漲船高,獲得巨額資金,這個未經審計的“仿盤項目”目前的總鎖倉量已經超過2.5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短短幾天的時間,對項目的質疑變成了真實的騙局,很多幣友被騙幾百萬甚至幾千萬。
在GATE官網對外公布的資料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明確寫著“泡菜”的發(fā)行量為131.95萬。
相比動輒幾千萬,上億的發(fā)行總量來說,僅僅只有一百多萬的“泡菜”似乎升值更為可觀。于是,奔著這一點,幣民們紛紛涌入。
然而,就在大批資金注入后不久,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
在市場“供不應求”的環(huán)境下,原本應該一路高歌的KIMCHI幣價不升反降,一路下跌,從最高點42人民幣的價格跌到1元左右。
而此時,有網友發(fā)現(xiàn),原本為131.95萬數(shù)據的“泡菜”發(fā)行總量已經被GATE平臺偷偷修改成了869萬枚。744萬枚的代幣瘋狂涌入,市場行情自然一降再降,直至破發(fā)。
真金白銀的資產縮水,怎么可能就用一個所謂的“ETH網絡堵塞嚴重”理由搪塞過去?
GATE比特兒上線開通KIMCHI項目,有“三罪”如下:
不對項目進行審核是一罪; 聯(lián)合項目方做假數(shù)據惡意收割是二罪; 用戶維權,不加悔改投資是三罪。
三罪并下,實在是讓人惡心透頂!
此事發(fā)生后,比特兒網站USDT價格直接跌落6.7元,比其他的平臺低了將近0.2元。
盡管官方已經開始辟謠,但是KIMCHI項目在比特兒的官宣,以及受害人被騙的事實,不容狡辯。
認虧不認騙!比特兒聯(lián)合KIMCHI借助DeFi風口,同流合污,誘導詐騙肯定是不能被容忍的,于是韭菜們紛紛開始維權了。
據最新消息透漏,截至目前,GATE交易所的全體客服、運營團隊在中山區(qū)域被直接一鍋端了。
在如此確鑿的證據之下,GATE人員竟還試圖洗白說,【運營沒問題,是宣傳外包團隊被查?!?p>不愧是慣犯,真是撒謊不打草稿,謊話信手拈來!
看看上面這圖,一般的宣傳外包團隊,能接觸到這么核心的內容嗎?
在維權事件后不久,諸多用戶反映他們根本無法完成提幣,不僅提幣沒法正常到賬,更是額度被直接歸零,無法進行提幣操作。
說回正事,這已經不是比特兒平臺第一次作惡了,基本每次熱點平臺都要狠狠的收割一波。
夜路走多了,總會撞到鬼!
GATE一夜之間經歷了上門調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