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3|瀏覽:312
25歲的劉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她在家?guī)Ш⒆印?0月5日,一個陌生人加了她的微信,說有包裹要投遞,但由于電話無法接通,提議通過微信溝通。由于帶孩子很忙,劉女士接受了好友請求,但并沒有回復。后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被拉進一個叫做“歡樂一家贏”的微信群。群里經(jīng)常有人炫耀充值36元,賺了好幾千。
由于帶孩子的生活很枯燥,劉女士不禁動心了。在群主的指示下,她注冊了一個名為“中國福利網(wǎng)”的App,并添加了一個名為“財富指導老師”的人。之后,在這位老師的逐步指導下,劉女士付了36元的費用,在這個App上操作了一番。不到一個小時,劉女士的賬戶里就充了107元,并成功提現(xiàn)到銀行卡。
劉女士繼續(xù)刷單,每筆金額都不大,但隨著賬戶金額逐漸增加,她的戒備心態(tài)開始放松。她分別提現(xiàn)了506元和492元后,徹底相信了這種刷單兼職的方式,并開始在群里“搶大額單”。
然而,劉女士正走入電詐分子設下的圈套。10月7日下午,群消息頻繁提示聲響起,劉女士搶到了一個5萬元的大單。按照操作指示充值后,群主告訴她未按規(guī)定程序操作,訂單未完成。劉女士十分著急,未完成訂單意味著5萬元打了水漂。她詢問是否有解決辦法,對方回復只需繼續(xù)刷單完成任務,群主可以向公司申請補單。
然而,完成任務的條件是充值12萬元。劉女士意識到這是個騙局,因為她沒有這么多錢,對方建議她使用花唄和網(wǎng)貸。劉女士立即報警向石潭派出所求助,除了之前提現(xiàn)的少量資金外,劉女士共損失了46977元。
接到報案后,湘潭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與石潭派出所等合作,對該案展開調(diào)查。由于劉女士報案的時間較長,追蹤資金流向變得困難。但民警通過研判追蹤,發(fā)現(xiàn)劉女士的錢匯入了江西上饒籍的朱某的銀行賬戶,并且朱某持有并正在使用這張銀行卡。11月5日,民警趕赴江西將朱某抓獲。
朱某交代,他是一個提供手機卡和銀行卡給電信網(wǎng)絡詐騙團伙的“跑分者”,成功實施犯罪后,朱某可以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傭金。朱某清楚自己的銀行卡被用于洗錢,但在利益面前,他選擇了幫助犯罪。
在審訊朱某時,民警發(fā)現(xiàn)他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從事類似犯罪。八月中旬,朱某的同鄉(xiāng)盛某在網(wǎng)絡聊天中結(jié)識了一個陌生人,對方給他透露了賺錢的機會——跑分。盛某加入了這個組織,嘗到了甜頭,并招募了五名年齡相仿的朋友一起參與,根據(jù)網(wǎng)友提供的信息進行轉(zhuǎn)賬等操作。任務量取決于他們繳納的押金,押金越多,收入越多。盛某又找來吳某、黃某等人共同投資了8萬元。
之后,警方在江西、浙江等地抓獲了其他嫌疑人。據(jù)警方查證,涉案人員在8月至10月中旬期間,用于作案的銀行卡轉(zhuǎn)賬金額超過了2000萬元,團伙成員從中獲利20余萬元。
目前,涉案的7人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都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