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23
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正逐漸升溫。近日召開的人民銀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上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啟動”,下半年將“積極穩(wěn)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fā)”。此外,還有消息指國有大行正在深圳等地測試數字錢包應用,為數字貨幣落地進行測試準備。
專家認為,廣東金融科技行業(yè)相對發(fā)達,對數字貨幣的承載有天然優(yōu)勢,未來或可為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持續(xù)拓展提供有力支撐。
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致
簡而言之,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fā)行的,屬于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我國央行正在研發(fā)的數字貨幣被簡稱為“DC/EP”,其中的DC是“數字貨幣”(digitalcurrency),EP是“電子支付”(electronicpayment)。此前,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對其進行了清晰定義,即“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致,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tài)”“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有三個特點:其一,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流通中的現金”。它不計付利息,可用于小額、零售、高頻的業(yè)務場景;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于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guī)定,對央行數字貨幣大額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銀行報告。其二,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商家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其三,央行數字貨幣采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今年4月,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曾在網上流傳。隨后,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針對央行數字貨幣內測一事作出了回應,稱當前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fā)過程中的測試內容,并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fā)行?!皵底秩嗣駧拍壳暗姆忾]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yè)運行,也不會對測試環(huán)境之外的人民幣發(fā)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帶來影響?!?p>盡管法定數字貨幣尚處于測試階段,但中國仍有可能成為最先應用數字貨幣的國家。
金融分析師肖磊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嚴格意義上的官方數字貨幣而言,中國是最先測試的國家。其預計,數字貨幣從測試到落地推廣至少需要一至兩年時間,期間需要對使用場景的拓展,以及商業(yè)實體的軟件也就是數字錢包的普及?!叭绻梢詢惹兜浆F有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系統(tǒng),落地可能會更快。”
“總的來說中國在這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市場已經有了快速發(fā)展,自然引發(fā)了法定數字貨幣研發(fā)的需求,而且央行肯定要把握主導。”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在此前的采訪中對記者表示。
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的區(qū)別
早已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移動支付工具的消費者不禁會問:數字貨幣與現有移動支付工具有什么區(qū)別?
對于這個問題,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而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只是支付方式?!熬唧w來說,機構或個人不接受移動支付付款,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拒絕用戶使用現金或數字貨幣付款就是違法的?!?p>肖磊也指出,數字貨幣的信用等級最高。數字貨幣的最終信用保證是央行,即國家信用;而移動支付的信用保證是騰訊、阿里巴巴等商業(yè)機構,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