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瀏覽:257
來源:FX168
美聯(lián)儲的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的中產階級(財富規(guī)模排名50%-90%的國民)所占的全國財富比例,從1990年代約36%,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結束時的28.2%,寫下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低。
另一方面,在1990年,前1%的人只擁有美國23.1%的財富,現(xiàn)在他們控制了美國財富的32.1%。
這種現(xiàn)象其中的一種解釋可能是,富有的人以股票或房地產等形式持有他們的財富,而這些資產更能應對通貨膨脹。 相反,中產階級通過收入獲得了大部分財富,而自70年代以來,他們的實際工資并沒有顯著增長。
因此,在經濟衰退期間,富人財富的份額會下降,而中產階級則幾乎不變,因為股票和其他資產往往會立即對經濟做出反應,而工資則需要更多時間。
然而,這種分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中產階級被排除在參與投資初創(chuàng)公司之外,舉例來說,美國于1933年的《證券法》中禁止年收入低于10萬美元的人參與新創(chuàng)企業(yè)的私募投資,該族群就可能錯過2004年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創(chuàng)辦臉書(Facebook)的投資機會。
Facebook的市值一度達到1萬億美元,與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合計總市值高達10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一半,但他們許多都曾是始于車庫的小型初創(chuàng)公司。
在2003年科技熱潮開始后,中產階級的財富比例反而減少了,因為他們無法像非常富有的人一樣,在早期就以資金參與未來快速發(fā)展的科技企業(yè),并在發(fā)展后期獲得豐厚的報酬。
2010年曾有人嘗試通過眾籌開啟資本形成,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進行了打擊,2017年首次代幣發(fā)行(ICO)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情況,隨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展開調查,甚至向Kik等公司發(fā)出訴訟威脅。
不過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挖礦、投資或是DeFi(去中心化金融)市場,由于目前法規(guī)仍未完善,中產階級從一開始就有機會可以參與其中,持有加密資產的人,將有機會可以享受到類似早期投資Facebook公司所帶來的豐厚報酬。
因此,透過加密資產釋放人們對財富的自主權、改變資本結構、讓中產階級能參與更多新創(chuàng)投資,或許將有助于解決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