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瀏覽:221
對于想學習投資技術(shù)和知識的朋友,我很贊同。JDM社區(qū)一致希望投資朋友在投資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能力,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shù)知識來分析及操作,并樂在其中,愛上這個投資而不是恐懼。恐懼是因為沒有實力沒有判斷力。推崇的就是在指導的過程中去慢慢學習掌握常用的技術(shù)指標(均線、MACD、KDJ、支撐位、阻力位等)結(jié)合基本面來進行分析行情走勢及具體的操作點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并鍛煉自己的心態(tài)。慢慢一步步成長起來,畢竟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百曉生創(chuàng)立社區(qū),定期進行技術(shù)教學,帶投資朋友也遵循這一原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會教你從最基本的做起。(文末見聯(lián)系方式)
談到趨勢,就永遠無法避開道氏理論。道氏理論是技術(shù)分析的基石,一百多年間,任何一種分析方法,歸根結(jié)底都是對道氏理論的進一步量化。而底層邏輯,永遠都在道氏理論中。
趨勢的定義:價格呈趨勢性演變。不論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都不是一條直線直上直下地運行,而是像波浪一樣,逐步推進的。前進三步,后退兩步,再前進三步,后退一步,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既然像波浪一樣,那一定會存在波峰和波谷。如果波峰一浪比一浪更高,同時波谷也是一浪比一浪更高,此時的趨勢便是上漲趨勢。反之,若波峰一浪比一浪更低,同時波谷也是一浪比一浪更低,此時的趨勢便是下跌趨勢。
如果我們只看這幾條粗略的線段就能識別出趨勢的方向,那就太容易了。真實的情況是錯綜復雜的K線組合,讓人眼花繚亂,我們會迷失在紛亂的K線中。所以我們必須首先在K線圖中找到明確的高點和低點,通過高點低點的分布況來確認趨勢方向。
如從下圖所示。中央豎線的左側(cè),波峰和波谷依次降低,為下跌趨勢。右側(cè),波峰和波谷依升高,為上漲趨勢。
何時出現(xiàn)的下跌趨勢呢?下跌起始點也就是圖中左側(cè)的最高點,是下勢的第一個波峰。隨后價格下跌到1點(波谷),此時也僅有一個波峰和一個波并不能確定為下跌趨勢。價格反彈至2點(波峰),此時有兩個波峰和一個波趨谷谷只能看出波峰不斷降低。因為僅有一谷,所以看不出波谷的動向。當價格向下跌破1點時,可以確定此時為兩峰兩谷依次下降從而判斷目前為下跌趨勢。
價格順勢跌至3點(波谷),再向上反彈至4點(波峰)。此時三峰兩谷,還是依次降低的排列。根據(jù)趨勢的定義,只要峰波4點,不超過波峰2點,則它始終處于下跌趨勢中。繼續(xù)下跌到波谷5點,5點低于3點,符合下跌趨勢定義。
價格繼續(xù)反彈至波峰6點,未超過波峰4點,依然處于下跌趨勢。繼續(xù)下跌至波谷7點,但此處并未下破前方低點5。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確定下跌趨勢就此結(jié)束了,因為它可能只是暫時的停頓,還會繼續(xù)下跌。直到由波谷7點向上漲,突破了波峰6點,峰谷依次下降的狀況被改變了,下跌趨勢就此結(jié)束。
價格向上突破6點,波谷5與波谷7依次抬高,波峰6與突破波峰6時的價格顯示波峰依次抬高,價格進入了上漲趨勢中。此后,只要后一個峰谷不低于前一個峰谷,它就一直處于上漲趨勢中。
趨勢的方向:那有沒有波峰越來越低,而波谷越來越高的情況呢?當然有,這種情況既不是上漲趨勢,也不是下跌趨勢,它屬于無趨勢。
波峰和波谷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窄,說明不論多方,還是空方,都不敢貿(mào)然發(fā)起進攻,雙方處于僵持狀態(tài)。既可以說它是無趨勢,也可以說它是震蕩走勢。
請看下面走勢圖。在上漲趨勢的中間部分,波峰依次降低,波谷依次抬高,形成了一段無趨勢走勢。我們在后文要講到價格形態(tài),這是典形的對稱三角形形態(tài)。
既然有內(nèi)斂型無趨勢,那就有擴張型無趨勢,也就是波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