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上曾出現了一個話題,說的是一名26歲女生涉嫌集資詐騙1900萬被公訴。12月15日,臨安法院對盧某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她因為犯集資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三個月,同時罰款20萬元,并要求她退還給參與人的損失。
盧某是那個被討論的女主角。
盧某是1994年出生的,她在臨安開了一家房產中介公司。但是這個公司并沒有房屋買賣的資質,只是通過其他公司掛靠來提供中介服務。2017年年底,盧某想購買一套二手房,通過低價購買高價賣出來賺錢。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向他人以高額利息借了20萬元,并約定借期半個月。然而,炒房最終沒有成功。為了還清這筆債務,盧某又以高額利息借了錢。從此,她進入了借新債還舊債、不斷擴大負債的困境。
盧某總是以客戶墊資、銀行驗資等理由向身邊的人借錢。她說:“只有維持我經營情況良好、借錢信譽良好的形象,他們才會借給我?!币虼?,盧某開始全方位地包裝自己,創(chuàng)造出有很多資金的假象。她采取了一些措施:
1、用高回報率誘惑他人。她說:“做資金生意的人如果一個月沒有10%左右的回報率,他們是不會借錢的。如果我找的是同一個人借錢,下次借款的利息就必須比上次的高,否則他們就不會再借給我?!币虼?,盧某每次借錢時都承諾高回報率,有些人甚至主動提出借錢給她。借款金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2、精心設計朋友圈,打造“完美人設”。盧某經常在朋友圈展示自己加班、發(fā)表勵志文字,甚至找人拍攝虛假交易視頻上傳,營造出一個事業(yè)順利、業(yè)務繁忙、積極向上的老板形象。
3、用高消費來支持門面。盧某除了用借來的錢來還債,其他錢都被她揮霍掉了。她經常進行美容、購買衣物、名牌包、請客、送禮等高額消費。據統(tǒng)計,光美容這一項,盧某就花費了數百萬元。不知情的人都以為盧某很有錢。
4、偽造銀行查詢記錄、轉賬憑證等來欺騙債主。到了2019年年底,盧某的資金開始出現周轉困難,一些債主催促她還錢。為了獲得債主的信任,盧某偽造了手機銀行余額查詢截圖、轉賬憑證等文件,以此繼續(xù)拖延還款時間。
盧某成功地迷惑了身邊的人,共有20多人受騙。到了2020年3月,盧某的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借款和利息。最終,她實際騙取了他人的1900多萬元。
經審理,臨安法院認為,盧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手段集資,金額特別巨大,構成集資詐騙罪,因此做出了上述判決。
高額回報確實很吸引人,但是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當面對“高回報、短期回利、機會難得”的誘惑時,一定要非常謹慎,審慎評估,增強防范意識和理性投資意識。一定要記?。和顿Y要謹慎,不要貪圖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因為小失去了大。
熱點:比特幣獲刑 杭州比特幣 比特幣杭州 杭州外匯 杭州產業(y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