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瀏覽:245
據粗略算了一下,考慮各種成本,這個礦場每年能賺超過12萬美元,而且挖完幣后,賣掉顯卡還能回筆投資。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顯卡那么難買,為什么礦主們不用CPU挖礦,而要加價購買顯卡來建礦場呢?
其實這與挖礦的原理有些關系,以比特幣為例簡單解釋一下。
故事的開頭,有一群人使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來記錄交易,這個賬本就是區(qū)塊鏈。每一頁紙上都有交易,叫做區(qū)塊,這些區(qū)塊串在一起形成了鏈。
為了保證安全,規(guī)定每一筆交易必須經過計算和驗證后才能寫入區(qū)塊,并最終串聯(lián)到區(qū)塊鏈上。
這個過程就像小時候試圖解開日記本密碼一樣需要反復計算。
但是計算很麻煩,人們懶得去算,為了激勵大家一起計算,比特幣出現(xiàn)了——只要有人算對了,就能得到比特幣還可能得到交易的手續(xù)費。
因此,礦工們誕生了。他們根據算力爭先去解題,嘗試解出答案,將新的交易打包成新的區(qū)塊,添加到區(qū)塊鏈中,這個過程就是挖礦。
挖礦的難度取決于全網總算力的百分比。如果某個礦工擁有全網算力的1%,他挖到下一個區(qū)塊的可能性就是1%。所以,本質上挖礦就是一場算力比拼。
那么在挖礦的算力競爭中,CPU和GPU(顯卡)哪個更強呢?
首先,CPU作為中央處理器,針對串行指令集進行了優(yōu)化,雖然單線程的運算能力很強,但線程數量有限。
就像是一個喝了大力水的黃金礦工,每次放下鉤子再收回的速度很快,但只有幾個鉤子。
而GPU作為圖形處理器,只是協(xié)助分擔部分CPU的工作。
雖然運行復雜程序的能力遠不如CPU,但可以堆疊成百上千個流處理器,每個流處理器就像是一個小型CPU,更適合大規(guī)模并行算法。
就像是普通的黃金礦工,雖然鉤子速度不快,但由于鉤子的數量很多,試探的機會也更多,因此更適合挖礦這種需要簡單重復運算的任務。
比特幣作為第一個虛擬貨幣,也最早出現(xiàn)了挖礦機。為了解決它采用的SHA256算法,礦機芯片被設計成只能計算SHA256,專注擊敗多功能,因此在挖礦時可以輕松秒殺頂級電腦CPU。
現(xiàn)在對個人挖礦來說已經非常困難,需要專業(yè)團隊來處理。因此,如果想在加密貨幣領域穩(wěn)穩(wěn)賺錢,回歸到挖礦是區(qū)塊鏈最基本的基礎。而挖礦無疑是以最低成本和最快的方式進行的,沒有其他的方法。公眾搜挖礦能手可以幫助您了解挖礦。挖礦可以讓你無視無聊的行情波動,只要手中有算力,每天都會有幣進賬!而手機算力挖礦是目前唯一一種大眾可以參與的挖取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方式!
還有一種挖礦模式是不需要購買礦機的,因為它提供了礦機算力租賃平臺,用戶無需購買昂貴的礦機,也不需要尋找廉價的電力資源和礦場托管維護,只需租賃礦機算力就能挖取自己的比特幣和以太坊,隨時可提取和轉入轉出!目前該礦場已經運營5年,擁有國內八個大型礦場近50萬臺礦機,以及中東120MW礦場,不斷為客戶提供比特幣和以太坊!用戶隨時可以去礦場考察和了解!
熱點: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