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瀏覽:251
這一輪DeFi熱潮中,發(fā)財者也并不少見。我們或多或少聽到了一些消息,說這些賺到錢的人最近開始紛紛套現,套個幾百萬幾千萬的大有人在。U的匯率不斷下跌,場外OTC凍卡出現高峰,光顧KTV的圈內人越來越多,這無不說明他們確實在套現。
今日刷微博看到有人感嘆,如今的比特幣愈發(fā)和美股同頻,波動率也較前幾年越來越小。這輪DeFi行情可以說是在比特幣整體橫盤的情況下開啟并結束了一個生命周期。
所以我也開始思考,這波賺到錢的人到底是誰。為了讓這次討論變得有意義,姑且把賺到錢的門檻設置為至少賺到了一百萬。一個人能夠在幣圈賺到錢,肯定有他的原因。但肯定不是素人,或者說,素人在幣圈賺到錢的概率是越來越小了。
何為素人?沒本金、沒渠道、沒信息差、沒風險承受能力、沒有低成本籌碼、沒有投資理念、沒有交易系統(tǒng)。簡單說素人一無所有,只有一顆在幣圈隨波逐流的心,以及一直不死的一夜暴富的美夢。
這輪DeFi熱潮就是典型的例子,賺到錢的人都是聰明的人和聰明的錢。傻錢在這波DeFi行情中完全賺不到錢,恰恰相反傻錢是買單者。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如果幣圈來了全面大牛市就能賺到錢了。如果是心理安慰倒也不錯,但最好不要當真。要是真的來了大牛市,你能保證你能賺到錢嗎?當然大牛市一定需要新的錢進來。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進來的新錢全部都是聰明的錢呢?
聰明的新錢進來,進而涌入聰明的項目,結果就是聰明的人用聰明的錢賺更多的錢,而傻錢和素人還是賺不到錢。這就是美股現在的樣子,FAANG一直漲,聰明錢持續(xù)涌入幾支行業(yè)龍頭股票,股價連年創(chuàng)新高,聰明錢賺得盆滿缽滿,傻錢一無所獲。你不得不承認,幣圈也越來越像美股了。
幣圈已經進入了量產化項目的階段,每天會出現成千上百個新項目,一級市場的新項目融資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如果你對項目的基本判斷不明確,在這些紛繁的項目中很容易感到迷茫,不知道應該買哪一個。而資本正是希望達到這樣的局面:不斷投資,廣撒網,多方布局。投資了20個項目,只要其中2-3個項目獲得超額收益,就能覆蓋20個項目的全部成本。但素人沒錢,只要買錯項目,基本無法扭轉局面,因為他們無法把所有項目都投入進去。
這兩年散戶普遍感覺錢越來越難掙,但是資本和機構手里的錢卻有增無減。大家天真地以為上個時代的老人和OG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不時感嘆“某某人已經老了,不能飯否”,“某某人沒有道德底線,不要臉,已經在幣圈混不下去”。但實際上,那些老人還是老人,他們照樣賺得分毫不差。這波DeFi熱潮中,老人賺到大錢的也不在少數,論金額上,幣圈DeFi新生代辛辛苦苦賺到的錢,還不如一些老人輕松挖個礦賺到的錢多。
DeFi熱潮快要結束了,泡沫正在擠壓,至少未來2-3個月是如此。回顧這6個月的時間,實際上賺到錢的人也并不容易,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相反,這些錢是用時間精力、身體健康和知識認知換來的。而且大多數都是幣圈從業(yè)者和全職交易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幣圈還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有收獲。你一個每天12點就睡覺的人,憑什么比一個每天凌晨三點等新礦挖的人賺得多?這些錢可都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你一個不全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