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瀏覽:207
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互聯(lián)網”,實際上是萬維網(World Wide Web),由Tim Berners-Lee發(fā)明。毋庸置疑,互聯(lián)網在我們現(xiàn)下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然而,就其目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言,Tim Berners-Lee卻并不滿意:已經30歲的Web,并不是我們想要的網絡。
要理解Tim Berners-Lee這樣說的原因,我們先得來了解一下Web的歷史。
Web歷史的簡單回顧
事實上,萬維網并非是互聯(lián)網的先驅。早在六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lián)冷戰(zhàn)時期便有了因特網(Internet)。
那時,美國有一臺控制核武器的中央計算機。但美政府擔心來自外部的攻擊很可能會破壞該系統(tǒng),以至于讓他們對敵人的反擊會功虧一簣。為此,其建立了一個分布式的系統(tǒng),其中包含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臺計算機。若發(fā)生襲擊事件,國防系統(tǒng)將仍可保持運轉,確保兩國可毀滅彼此。
對于因特網來說,這是一個黑暗的開始。同時這也是去中心化思想的來源。
然后,在1990年,Tim Berners-Lee創(chuàng)建了萬維網。Web是Internet上最早的應用程序之一。
Web使人們可以輕松地瀏覽內容,但它起初是一種高度專業(yè)化的工具,主要由研究人員和學生使用。然而,這很快將被改變。
Web的誕生:1.0時代
1995年的時候,諸如Mosaic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這樣的“新”瀏覽器將Web帶給了主流受眾。這些是過去的美好時光:網上沖浪。但是網頁設計太糟糕,還需撥號連接,下載照片或視頻要花很長時間。這就是Web1.0。
要說的是,Web1.0是分布式的,由普通計算機組成。Tim Berners-Lee電腦上面有一個貼紙,上面寫著不要關閉,因為它為Internet“供電”。
開源的Web1.0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