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瀏覽:208
在數字化的風口之下,我們應該如何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牽引擴展數字融合的邊界,激發(fā)出數字經濟更深層次的潛能?
10月20日,2021成都全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交易會開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以《大數據牽引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fā)展助力服務美好生活》作主題演講,分享了當前數字技術發(fā)展的前沿趨勢。
云計算使得大數據應用門檻不斷降低: “以5G為例,我國的5G在全球范圍來看發(fā)展非常好,當前是5G開始階段,我們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我們近一兩年來已經有超過3千個相應的應用,同時滲透率也超過了70%,我們的連接是千萬級的,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連接,更多的應用,以及更高的滲透率?!蔽毫两榻B,現在很多新的技術可以由數據串聯起來,我們通過5G把不同的萬物,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通過云計算使得大數據應用門檻不斷降低,通過人工智能來分析海量數據,我們也通過區(qū)塊鏈這樣的技術可以使得數據共享更加安全、更加可信。大數據技術是最貼近數據的技術,所以在數據把整個新技術串起來這樣一個前提之下,我們大數據將引領這些新的技術共同來服務我們的美好生活。
關注數字治理和大數據的融合: 人工智能和數字治理是能夠相互促進、相互更好的支持我們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此外還有數據安全,我們不斷的用新的安全的技術來服務我們整個數字經濟,使得大數據流通既管得住又放得開,通過新的一些安全技術,可以使得整個數據是可用而不可見,同時數據使用可以得到明確的授權和賦權,這樣各自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我們可以通過區(qū)塊鏈技術,使得數據變現方面能夠在滿足隱私要求的情況下,使得數據本身和使用價值相分離,在數據流通過程中同樣也是應用區(qū)塊鏈使得數據的流通能夠打破數據孤島,使得企業(yè)和各機構的數據價值能夠得到最大化。應用方面我們當前可以看到有方方面面的應用,我們整個新的技術是融入工業(yè)、通信、互聯網、金融等等領域,都是融合應用,把各個技術融合到一起,整個應用在我們生產生活之中。
“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出行中都在使用行程卡,實際上行程卡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大數據應用。”魏亮解讀,大家在界面上看到的只是你在哪里,但實際上在背后我們需要綜合使用整個通信大數據,16億終端的一些數據,能夠綜合的應用,這樣可以使得復工復產,使得一些疫情溯源,使得一些新的疫情防控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我們整個通信行程卡實際上已經有數百次的應用,數百次的訪問。在7月份南京疫情期間已經到了峰值,到了每天2億次查詢的量,應該來說應用非常多。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