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投的本文梳理自 Spartan Group 合伙人 Jason Choi 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布的觀點,律動 BlockBeats 對其整理翻譯如下:我更喜歡從風投的視角(5-10 年)去思考自己的決策,因為它使我更有成就感,也更有趣。在做長期投資決策時,我通常只考慮數周或者數月的時間范圍,而今天的內容主要就是討論后者。
去年 11 月,我對「下一個熊市會是什么樣子」這個問題做了一些思考,簡單來說,我認為是極端的板塊輪換,以及遭恐慌拋售板塊的快速復蘇。
這種現(xiàn)象從去年 12 月一直持續(xù)到今天:與 ETH 相比,GameFi 和元宇宙下跌了 15~60%,而 L1 則普遍上漲,其中 NEAR 更是創(chuàng)造了超 130% 的增幅。同時 DeFi 也開始出現(xiàn)一些回暖,SUSHI、CRV、YFI 與 ETH 相比都呈現(xiàn)出 30~40% 增幅。在此期間,比特幣卻下跌了近 25%,這意味著行業(yè)整體并沒有創(chuàng)造出新的財富,而行業(yè)的「搶座椅游戲」(The Game of Musical Chairs)則加劇了。長遠來看,我確實相信比特幣對加密市場的重要性會減弱,但不是現(xiàn)在。
有人可能會問,難道數十億的新融資不會帶來業(yè)內資金的增長嗎?根據我的經驗,專注于高流動性
加密貨幣的新資本往往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僅僅因為基金具有做多 BTC 和 ETH 期貨的能力,并不意味著他們必須這樣做。大部分保證入場的資本都部署在了風險基金,并且大部分資本用于私幕交易,因此在我看來,這些交易的估值還會持續(xù)泡沫化,5000 萬甚至 1 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會成為常態(tài)。
簡而言之,私幕估值會不斷提高,而二級市場則會持續(xù)萎靡。這種情況可能會一直持續(xù),直到 VC 私幕的回報與公開市場的回報(風險溢價)趨于一致,但 VC 這種「只要我入場,就能賺錢」的游戲也不可能維持太久。對于 VC 來說,這是一個棘手的時期,行業(yè)里的創(chuàng)業(yè)者會利用那些「必須部署」的 VC 資金,但由于當前行業(yè)里的資金過于充沛,許多創(chuàng)始人都是機會主義者,使得 VC 和求職者的風險都變得很高。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促使我在 12 月降低自身風險的原因:
1. 人們從聞所未聞的低市值山寨幣中獲得 50-100% 的收益,與此同時 BTC 和 ETH 卻一直表現(xiàn)疲軟
2. 同行都對市場非??春?,并不斷為自己持續(xù)加倉尋找理由
3. 大型 VC 的私募配額即將大量解鎖
單純從短期交易的角度來看,我很難對大多數高市值 Token 產生信心。Twitter 上許多 KOL 對這些項目的喊單看起來也更像是在日益「零和游戲」化的行業(yè)中撬動敘事的嘗試。在這段時間里,市場的效率比你想象的要低,尤其是在小市值的板塊,想要尋找優(yōu)質投資會非常困難,因此很多基于事件驅動的交易者將獲得比價值投資者更好的收益。
當然,并不是一切都變得悲觀,從長期來看,我完全不擔心加密市場的表現(xiàn)。且就短期而言,如果我的假設正確,那么市場范圍內的拋售應該會迅速恢復。我很喜歡 Avi Felman 說過的一句話:「單純看漲和看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p>
熱點:比特幣 BTC 山寨幣 加密貨幣 ETH 比特幣 元宇宙 比特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