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8|瀏覽:316
看起來簡單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字,是常見常用的字,為什么大學(xué)者竟說難理解?
我們知道《千字文》全本引經(jīng)據(jù)典,出典包括《易經(jīng)》、《淮南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jīng)》、《孟子》、《史記》、《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管子》、《韓非子》、《莊子》、《漢書》。許多簡單注釋的文本,尤其是小朋友開蒙的讀本,通常只做淺顯的分析和解釋,不會詳細(xì)地指出此字此句典出何處,有何深意?
“天地玄黃”出自于《易經(jīng)》。《易經(jīng)》里說“天玄地黃”,這里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從文字上并未改動,明著引用,稱為明引。意思就是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其實(shí)如何?
天地
天地在中國古代文化里有非常多的意義,這就要從《易經(jīng)》說起。我們說《易經(jīng)》是群經(jīng)之首、中國文化的本源,講究的是天地之道、陰陽之變,簡單來說是關(guān)于規(guī)律的科學(xué)-變易、簡易和不易。儒家、道家、墨家以及其它諸子百家,可以說我們整個中華文明都是在《易經(jīng)》的基礎(chǔ)上建立及發(fā)揚(yáng)。所以我們要讀懂“天地”,需從《易經(jīng)》這個根源上找。
《易經(jīng)》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tài)的,現(xiàn)代物理學(xué)稱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兑捉?jīng)》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所以,這里的天地有兩種解釋“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這是一說,用物質(zhì)的說法:“太空是天,地球是地”。
大爆炸
我們再扯遠(yuǎn)一點(diǎn),《易經(jīng)》第一卦是乾卦(乾為天)。乾,元亨利貞?!跺琛吩唬捍笤涨?,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全卦以龍為意象。讀起來有點(diǎn)拗口,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乾,是天,萬物從這里開始統(tǒng)領(lǐng)世界。所以皇帝稱天子,自比為龍。龍袍只有皇帝能穿,清宮的宮殿,乾清宮是皇帝住的。
《易經(jīng)》第二卦叫坤卦(坤為地)。元亨,利牝馬之貞。《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断蟆吩唬旱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簡單來說,坤,是地,萬物從這里滋生,順承天之勢。大地是廣博而德厚,包容、博愛和孕育生命?!戈蝰R」為母馬。象征柔順、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