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8|瀏覽:332
中國的大規(guī)模比特幣挖礦活動可能會對中國的減排努力構成威脅。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顯示,如果政府不介入,中國的比特幣挖礦活動可能會破壞其減排努力。
該研究指出,中國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的電力料預計在2024年將達到約297太瓦時(1太瓦時等于10億度電)的峰值,超過意大利2016年的耗電量。據(jù)預計,每年的碳排放也將升至1.3億噸,超過捷克201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該研究成果已于本周二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比特幣挖礦是一項能源高度密集型的活動。在中國,大部分比特幣礦機位于內蒙古、四川、云南和新疆等地,因為那里的電價較低。研究表示,中國挖礦硬件已經經歷了好幾代的進化,這種迅速進化和激烈競爭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能源消耗。
盡管挖礦從業(yè)者可能會被鼓勵將業(yè)務從煤炭儲量豐富的地區(qū)遷往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qū),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一旦中國各省份設定了氣候變化目標,這些人將很難通過遷移來逃避對云南礦場的監(jiān)管。他說:“到那時,他們將無處可去。即使可再生能源豐富的省份也可能不接受此類項目,因為它們可能更青睞能為當?shù)亟洕龀鲐暙I的能源密集型項目?!?p>中國龐大的比特幣挖礦帝國或危及其氣候變化目標
一項研究警告稱,中國約40%的比特幣礦機由煤電提供動力,可能影響北京實現(xiàn)承諾的減排目標。截至去年4月,這些中國企業(yè)在全球比特幣區(qū)塊鏈經營活動中的占比高達78.89%。該研究的合著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汪壽陽教授表示,中國的這類活動可能很快擴大為一種威脅,對中國的減排努力構成潛在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