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25|瀏覽:13561
而向前展望,經(jīng)常讓人感覺前方充滿了朦朧或是混沌感,看不清方向。我們所以能做的,便是沿著 2021 年的主線繼續(xù)向前延伸,添加點邏輯推理和想象力,試著找出下一年的明線,暗線,支線……
為方便理解下文,這里依舊對 Alpha 和 Beta 先做個簡單說明:
Alpha(阿爾法收益):就是資產(chǎn)投資策略主要依靠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比如說很多私募基金,或者對沖基金的優(yōu)勢就是在于基金經(jīng)理通過主動管理獲取絕對收益的能力,收益不和市場一起波動。
Beta(貝塔收益):貝塔收益就追求獲取市場的平均回報。一般比如說公募基金特別是指數(shù)基金就是追求的貝塔收益,收益和市場一起波動。
01 現(xiàn)階段的圈子現(xiàn)狀:基礎 Beta
2022 年,基礎 Beta 收獲,可能由 BTC 自己變成 BTC+ETH+DeFi,這跟當前圈內(nèi)的大環(huán)境和格局有關。
2020 到 2021 年,ETH 可以算高級 Beta,DeFi 是 Alpha,因為對于圈子來說,真正能用的只有 DeFi,DeFi 也是只在 ETH 上有?,F(xiàn)在不一樣了,ETH 一家獨大的時代徹底結(jié)束,多鏈宇宙的時代正式來臨。
這一波的幾大高速鏈和 17-18 年也完全不一樣,當年這幾個都是奔著ETH 殺手來的,以 EOS 為代表,最后結(jié)果 ETH 活的好好的,幾個殺手死掉了。這一波,幾大高速鏈技術上更先進,但姿態(tài)上卻完全放低了。
最終,ETH 奠定了其應有的地位。
這其中像是Avalanche、Fantom、Near 這些 EVM 兼容鏈,與 ETH 的「親近度」更高,它們和 Polygon(原 Matic),Optimism,Arbitrum,ZK-Sync 這些 Layer2 更多構(gòu)成「競爭」的關系。
Cosmos和Polkadot主打發(fā)鏈和跨鏈,和 ETH 構(gòu)成了一種「競爭+合作」的關系,Solana 和 Dfinity 則是以完全不同的技術架構(gòu),和 ETH 形成了一種差異化的賽道模式。
在這種多鏈宇宙的格局下,ETH 慢慢地變得將會和 BTC 接近,持有只能得到 Beta 收獲。
圖片
而 DeFi 在 NFT 和 GameFi 崛起之后,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市場對于 DeFi 的小創(chuàng)新已經(jīng)不怎么買賬了,再也不是去年 DeFi 盛夏那會,直接往上沖的狀態(tài)。
比如,近期的固定利率借款協(xié)議 Yield Farming、固定利率協(xié)議 Mainframe 等市場表現(xiàn)一塌糊涂。
Uniswap,AAVE,Compound 已然長成獨角獸,市場認可雖然高,然而 Token 已經(jīng)完成了價值發(fā)現(xiàn),再加上市值足夠高,基本開始跟隨 BTC 與 ETH 同漲同跌,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再難看出 Alpha 的延續(xù)。
當然,DeFi 是個創(chuàng)新速度最快的賽道,很難說會不會有什么項目突然弄出,當年類似 AMM 這種級別的大創(chuàng)新,直接躋身 Alpha 收益(注意只是單個項目的可能性,而不是整體 DeFi 板塊)。
目前大方向上能看到可以帶動 DeFi 更上一層樓的,只有和實體世界對接這片處女地。
目前萌芽的是今年 MakerDao 利用 Centrifuge 協(xié)議發(fā)行的世界上首筆基于 DeFi 的現(xiàn)實資產(chǎn)貸款,目前在挖掘這部分的項目也只有 Polymath,NAOS Finance,Centrifuge,感覺前途很光明但道路很曲折,尤其是在時間點上非常難以判斷。
所以,2022 年想要 Beta 收獲,拿住 BTC+ETH+DeFi 龍頭屬實是關鍵因素。
02 高級 Beta Layer2、高速公鏈、應用鏈基礎設施
這基本上是未來一兩年的一條明線,若是入手時機合適,可以拿個高級 Beta 的收益,讓我們一個個看:
一、Layer2
Arbitrum 9 月份的上線可以算是個標示性事件,當時短短幾天 TVL(總鎖倉量)已經(jīng)超過之前的龍頭 Polygon,不過目前又排在了 Polygon 之后,但當時的表現(xiàn)也足以說明資金是認可「真正的 Layer2」。
Layer2 未來 1 年可能會和 2021 年高速鏈的處境差不多,各自搶地盤拼生態(tài),然而因為太多人看好,導致其起點很高,所以感覺大概率只能是個高級 Beta,進不了 Alpha 的行列。
畢竟,Alpha 本來就是得大多數(shù)人看不到的東西,才能稱其為 Alpha。接下來說說幾個 Layer2 各自的處境。
Arbitrum:當前最火熱的 Layer2,TVL 排名第一,原生項目和遷移項目皆有它的身影。
Optimism:原本這才是最「根正苗紅」的 Optimistic Rollup,結(jié)果感覺被 Arbitrum 給截胡了,當前熱度、TVL 等各項指標全面落后于 Arbitrum。
OmiseGo:最早的 Plasma 扛把子,后來卻被徹底遺忘了,最近奮起直追,改名 Boba,準備做 Rollup、而且自帶了一個快速提款橋,來幫助克服 7 天的提款期問題。
整個 OP 家族面臨的問題是,ZK 系再有半年左右時間應該可以全面上線,留給 Optimism「搶灘登陸」做生態(tài)布局的時間只有半年,畢竟 V 神親口說過,短期靠 OP,長期靠 ZK,ZK 出來之后,OP 系列的定位和生存問題是個非常值得琢磨的點。
但我有預感,OP 系和 ZK 系會共存很久,即便 ZK 系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ZK 系列的戰(zhàn)隊:
ZK-Sync :之前最被看好的 ZK 系扛把子,本來說 8 月份出 2.0,即通用型 ZK-Rollup 的雛形,但技術難度比較大,所以花的時間也比想像的長。好在已經(jīng)不遠了,未來幾個周應該會看到第一階段的測試網(wǎng)「北極星」上線。
Starkware:當前最火的 ZK 系,原因是Dydx 的火爆和 Immutable X 的蓄勢待發(fā),Starkware 與 ZK-Sync 的競爭應該會和 Optimism 與 Arbitrum 的競爭差不多。
Hermez:圈內(nèi)戲稱「愛馬仕」,之前放棄了難度最高的通用性 ZK-Rollup,專攻轉(zhuǎn)賬,后來被 Polygon 收購,算是補全了它缺乏「真正 Layer2」的短板。然而因為不是通用性 Layer2,感覺在 ZK-Sync 和 Starkware 面前依舊是不夠看。
Aztec :主打隱私的 Rollup,類似 ZK-Sync 但并不完全是 ZK-Sync,好處是自帶隱私,壞處是因為隱私增加了成本。更貴、而且想要實現(xiàn)通用的兼容 EVM 的 Rollup 難度比 ZK-Sync 和 Starkware 更大。
整個 ZK 家族面臨的問題有兩個:
Optimism 系列上線更早,有了提前布局的優(yōu)勢,長時間的提款期也通過各種橋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以太坊基金會自己在做一個 ZKEVM,難度頂級,理論上想要讓 APP 不用做任何更改和翻譯就可以直接上 ZK-Rollup 的二層,到時候可能直接和 ZK-Sync 的 Zinc 語言與 Starkware 的 Cairo 語言形成競爭關系,只是這個「終極 ZKEVM」,可能要 1-2 年之后我們才能看的見了。
總而言之,Arbitrum、Optimism、Starkware 和 ZK-Sync 這四大 Rollup 明星選手,如果入手時機合適也會有不錯的發(fā)展?jié)摿Α?br>二、高速鏈
再看看高速鏈這邊,它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不再是 ETH,而是剛才說的幾個 Rollup,但相對于 Rollup 嫡系而言,目前幾個高速鏈也另具自己的特色。
Near:ETH2.0 暫時放棄的分片在 Near 上延續(xù),不過目前只有一個分片,多分片和跨分片還在開發(fā)中。
Solana:作為今年高速鏈最靚的仔,Solana 利用其速度優(yōu)勢開始走和 ETH 的差異化路線,從它上面的 DEX 便可以看的出,往往是訂單簿為主,AMM 為輔。
明年游戲大作 StarAtlas 上線,感覺 Solana 會走「專業(yè)交易+游戲鏈」的風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前 Arweave 上面存的 NFT 數(shù)據(jù),Solana 占了最大的一部分。
Cardano:謎一樣的存在,在沒有智能合約的情況下保持現(xiàn)在這個市值和排名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好在智能合約也終于上了,新公鏈的廝殺,Cardano 終于可以入局了。
Fantom:當前被AC的 Rarity Game 弄得很火,其 DAG(Direct Acyclic Graph,即有向無環(huán)圖)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也是性能杠杠的,但是 DeFi 和 NFT 生態(tài)整體還是很弱,不知道會不會進化成一條類似 Ronin 的專屬游戲鏈。
Avalanche:近期得到了幾個大資本的注資和扶持,價位隨之攀升,最大的依仗是獨特的雪崩協(xié)議,生態(tài)目前比較豐富,但是缺乏真正的爆款和龍頭,還需要時間去證明自己。
Celo: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鏈,但是其實背后資本異常雄厚,而且主打的是 Moblie APP 和各類穩(wěn)定 Token,有做當年 Libra 的野心,值得關注。
三、應用鏈基礎設施
Axie Infinity 的 Ronin 側(cè)鏈和 Terra 的崛起,讓人們在 2021 年看到了另一種區(qū)塊鏈的實現(xiàn)方式——AppChain(應用鏈)。
至少一個項目在開發(fā)時多了一個選擇。是找一個順眼的公鏈以合約的形式部署上去?還是自己單獨搞一條鏈?單獨搞鏈的成本更高,技術難度更大,但同樣自己跑鏈,靈活性也必然高的多,看看 Ronin 上線之后 Axie Infinity 瞬間爆炸的日活,你就知道我在說什么了。
那么想做一條應用鏈,有哪些選擇呢?就目前而言,基本上有五個:
1、學 Ronin,搞一個 ETH 側(cè)鏈,應該是成本最大的一種方案,得明星團隊+資本加持才行。
2、在 SKALE(以 1000 倍的速度運行以太坊的 Dapp)上面搭一條 ETH 側(cè)鏈。
3、拿 Cosmos SDK 開發(fā)一條鏈。
4、拿波卡的 Substrate 開發(fā)一條鏈,并接入波卡(Polkadot 是使用 Substrate 構(gòu)建的)。
5、拿波卡的 Substrate 開發(fā)一條鏈,并接入 Near 上的章魚網(wǎng)絡(Octopus Network)
Ronin 和 Terra 為應用鏈開了個好頭,未來 1-2 年里,我們一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鏈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關注應用鏈基礎設施,大概率會有不錯的收獲,SKALE、Cosmos、Polkadot、Octopus Network,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