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4|瀏覽:214
原文:《13歲青少年DAO創(chuàng)始人:Web3治好了我的“喪”》
作者:木沐
編輯:文刀
“我看大家都死氣沉沉的,大家都站起來活動活動?!?4月,香港Web3嘉年華的一場沙龍,橙色針織帽給黑壓壓的現(xiàn)場帶來一抹亮色,13歲的Carry Zheng戴著它登臺,沒有“大家好”的寒暄,直接向臺下的成年人發(fā)出指令,“不要像個老人家一樣啦,都站起來,拉拉筋?!?/p>
她正在創(chuàng)建一個聚合青少年的組織SparkrDAO,受邀成為這場沙龍的嘉賓,她大概是參與香港Web3嘉年華活動中的最小創(chuàng)業(yè)者。DAO是Web3世界中流行的組織形態(tài),倡導去中心、開放性,人人都可發(fā)起,人人都能加入。
Carry的SparkrDAO聚焦青少年的學習與教育,“學那些你感興趣但學校里不會教、或者教得不好的知識和技能?!闭Q葜v,她用英語Hold住全場,臺下一位聽眾對旁邊人耳語,“這不是一般孩子,一看就見過世面?!庇腥瞬聹y,“肯定是個學霸?!?/p>
“中上游”,這是Carry對學校成績的自我評價。在她媽媽的眼里,她可算不得”學霸”,但并不以成績規(guī)訓她,還為她打開了Web3的大門,鼓勵她將畫畫兒的興趣變成NFT作品。
從弟弟被貼上“差生”標簽在學校被邊緣化,從她“為什么不喜歡上音樂課”的思考里,從同學說“以后買菜不會用到三角函數(shù)”的吐槽中,她發(fā)現(xiàn),她身邊的很多青少年因為“沒興趣”、“覺得沒用”失去了對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動力。
她想用Web3這種非傳統(tǒng)的新技術、DAO這種非主流的組織去改變這些現(xiàn)狀,而她也逐漸被改變了。
Carry濃縮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也曾是個“網(wǎng)癮少年”,他們討厭學校以成績論成敗,“學霸”、“學渣”這些標簽蓋住了少年們身上的其他光芒,甚至帶來次生傷害,而外界提供給他們逃離傷害的方法很少,陷入麻煩的他們需要幫助。
Carry在父母的鼓勵下走出了困境,并從SparkrDAO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找回了她的自信?,F(xiàn)在,少年想help少年。
如果SparkrDAO必須有一個使命,我希望它是一個能給青少年實踐個人興趣的地方。在這里,大家能學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AI、Web3、NFT。反正就是學想學的技能技術,或者藝術,然后找到自己的“光”。就像這個DAO的名字Spark一樣,讓每個加入它的人都能釋放火花,受到鼓舞。
鼓舞對青少年真的好重要,一個孩子的閃光點被別人發(fā)現(xiàn)還能受到鼓勵,真的會改變他,至少他不會被自卑纏上。這是我的經(jīng)歷,也是弟弟的。
觸發(fā)我做SparkrDAO的直接原因是我弟弟,他太慘了。
他有多動癥,做事情很難集中注意力,成績也不好,在老師那里屬于難管理的“問題學生”,會受到一些同學的排擠。他5年級的時候,班級要求帶襯衫讓老師、同學簽名,他回家就哭,說沒有人愿意在他的襯衫上簽名,連老師都不給他簽。
我最后找我班上所有的同學幫他簽,就連我們小區(qū)的保安、鄰居都簽了,他得到了暫時的安慰。
“學霸”也好,“差生”也好,這是學校體系里特有的標簽,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個小孩的全部。我弟課業(yè)成績不好,但他在藝術上的創(chuàng)意沒有被老師、同學發(fā)現(xiàn)。他對音樂感興趣,就很主動學。但我弟就是被“差生”的標簽束縛住了。
還能做什么為我弟撕掉這些從學校來的標簽呢?我想到埃隆·馬斯克創(chuàng)辦的學校Ad Astra(編者注:坐落在SpaceX總部園區(qū)的非盈利實驗性學校,招收7-14歲少年兒童入學,馬斯克的兒子們、SpaceX部分員工子女和洛杉磯地區(qū)的一些其他學生在此上學,學校專注數(shù)學、科學、工程學和倫理學教育,無音樂、體育等科目,語言課淪為邊緣,少作業(yè)、無評分體系,學生可以不學他們不感興趣的科目)。
我辦不了學校,但我可以發(fā)起一個組織,讓和弟弟一樣有創(chuàng)意的青少年們在這兒相互交流、學習,獲得信心。弟弟現(xiàn)在是SparkrDAO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他為團隊提供了很多有趣的點子。
SparkrDAO也以興趣為導向,我認為,興趣才是學習的原動力。
拿我來說,我不是學霸,成績屬于中上流,偏科很嚴重,全部科目能保持在合格線以上,科學、美術、體育我都能拿滿分,這些科目需要我動腦、動手,我也感興趣,就會投入時間。但比如音樂、地理,要不是我喜歡教學的老師,又要考試,成績還會作為升學的評價,我可能連合格都不想拿。
Carry把她喜歡的兩項運動畫成NFT
除了興趣,我選擇學什么,也會看某些知識或技能到底對我有沒有用。學校里教的有些科目,除了考試可能就再也不會用到了。比如音樂,我喜歡欣賞音樂,但我真的有必要對著一張紙標音符嗎?我以后又不打算做個音樂家。哪怕我想學音樂,老師能不能教完樂理知識,鼓勵大家去做一個曲子,但又沒有,終究還要用一張紙來考試,很沒意思。
我原本以為只有我是這么想的。有一回,我聽到同學吐槽數(shù)學課,“我長大了買菜也不會用到三角函數(shù)啊”,哇,還有人和我一樣會考慮知識的實用性。如果你以后想做科學類的工作,那數(shù)學就是基礎,你就有動力去學習。但他可能不搞科研,那他就會覺得沒用。
有這種想法的人多嗎?我很好奇,就采訪了一下我身邊的同學,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一些課程缺乏學習動力也是“覺得沒用”,上不喜歡的課時就喪喪的。我不懂,為什么我們要把時間浪費在一些不感興趣、以后可能都用不到的課程上?
我所在的學校是香港的國際學校,英文算是日常的交流語言,在外人看來,應該很前端、很開放了。它的確兼顧了開放和傳統(tǒng),但也無法脫離傳統(tǒng)的以考試為主的教育系統(tǒng)??上攵渌就翆W校的境況。
我當然理解基礎教育時期學校設置通識課程的目的,除了教授基本知識,要讓學生在各種科目中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但考試的設置又讓我們沒法拒絕不喜歡、不擅長的,也無法專攻真正感興趣的、有希望做出成就的。
現(xiàn)在大部分的課程,就是讓我們坐在椅子上寫Paper,如果以培養(yǎng)興趣為出發(fā)點,學校能不能把課程設置的更有趣一點,讓大家實操多一點。而且,學校教育的進化還很緩慢。現(xiàn)代教育系統(tǒng)是工業(yè)革命之后出現(xiàn)的,你想想看,以前的汽車是什么樣?現(xiàn)在的汽車是什么樣?但教室還是沒怎么變。
ChatGPT都出來了,學校是不是要跟上步伐,想想怎么才能讓學生長大后不被AI淘汰?結果他們專門搞了一套工具,來檢測學生是不是用ChatGPT做作業(yè)。
禁止學生使用GPT一點好處也沒有,我認為,學校應該教授學生如何用好AI。比如,怎么向ChatGPT提問才能得到好答案?引導學生思考AI給出的答案一定正確嗎?怎么利用AI實現(xiàn)你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才是人類有而AI沒有的東西??!
所以,我發(fā)起SparkrDAO并不是在與學校教育對抗,而是一種補充。它是去中心化的,它向所有能獨立思考、有想法的青少年們開放,讓創(chuàng)意成為應用。如果你做的東西有前景,可以獨立成為一個項目,SparkrDAO可以為你提供資源、資金、技術的支持。
SparkrDAO初始團隊已經(jīng)有5個人了,除了我和弟弟,有一位是成年合伙人,他主要提供技術支持,是我媽的朋友;另外兩個Partner也是青少年,一位12歲,技術和創(chuàng)意都很強;還有一位15歲,已經(jīng)創(chuàng)建了一個200萬美元的基金,他本身也在做其他Web3項目,有很多經(jīng)驗。
籌措SparkrDAO的過程讓我變了很多,因為它需要我獨自面對和處理很多事。媽媽雖然也是Web3從業(yè)者,但她不給我錢,最多幫我介紹一些對我做這件事情有幫助的人。
所以想要資金,就得自己想辦法。我申請了ThielFellowship(蒂爾獎學金),一個專門資助22歲以下的青少年創(chuàng)業(yè)的基金會。如果申請通過的話,我就可以在兩年內(nèi)拿到大概10萬美元來支持SparkrDAO的早期投入。我也會去見一些Web3的投資人。
SparkrDAO要有運行體系,比如組織規(guī)則、發(fā)展路線,怎么用區(qū)塊鏈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xiàn)治理,所以我最近在學Solidity(編者注:以太坊智能合約的編程語言)?,F(xiàn)在出現(xiàn)了ChatGPT,如果要與計算機打交道,你就得學它們的語言。這就好比你去了美國,不懂英文就很難快速理解那里的一切。
為了得到更多好建議,我還要從有經(jīng)驗的人那里收集想法,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合作,這就迫使我要見各種各樣的人,和他們溝通。學習我能以興趣為自驅力,但與人溝通對我其實是很大的挑戰(zhàn)。
我本身很內(nèi)向,要是我出現(xiàn)在一張照片里,基本都是抓怕的,我是非必要絕不會站在那給人擺拍,因為覺得很尬。以前我太不會和別人主動說話,會害羞。跟家長鬧矛盾,我也只會回避,從來不正面溝通。
尤其疫情那段時間,我們被關在家里上網(wǎng)課,和老師、同學的交流全在網(wǎng)上,很爽,省去了很多社交麻煩。但問題很快就出現(xiàn)了,我沉迷在游戲里,玩《我的世界》,網(wǎng)課也沒有好好上。
我媽為了監(jiān)督我,在房間里放了兩個攝像頭。我就把攝像頭轉向墻壁,繼續(xù)玩。因為玩游戲,我和我媽常常吵架,我媽把我電腦都摔了。
后來她換了策略,干脆讓我玩。也不知道怎么了,我慢慢對游戲就不感興趣了,甚至后悔為了游戲和我媽吵架,就主動和她道歉,去溝通。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溝通的重要性。
現(xiàn)在我更不能逃避溝通了。做SparkrDAO,找合伙人要見人,爭取資金就要向別人闡述我的項目,而且很多時候對方都是大人。剛開始,我和他們做介紹時非常緊張,很害怕表現(xiàn)不好。后來我就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我還是個13歲的孩子,只要把想法表達清楚就好了。
Carry站在臺上介紹她發(fā)起的項目SparkrDAO
我就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業(yè)得臉皮厚。逐漸地我就不怕了,我甚至從大人們的眼神里看到了佩服,那個信心一下就來了。我現(xiàn)在都能在很多人面前演講,這是我以前絕不會主動做的事。
還有一個變化是,我越發(fā)感受到了時間緊迫,或者說是競爭意識變強了。我媽本身非常重視對我們的時間管理,她要求我們高效做事。真正讓我感覺“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的是今年3月,我媽帶我去參加在美國丹佛辦的一場Web3黑客松。
我在那里遇到了一個12歲的男孩,我們有三個小孩組成小組,一起和別人比賽項目創(chuàng)建,整個合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我和他興趣相投,他的技術和想法非常厲害,雖然我們最后沒有贏,但他讓我感覺到緊迫感。他才12歲,我還比他大一歲,我以后很可能會被這樣的人打敗。
后來我開始做SparkrDAO,我就把他“搶”過來了,請來他做我的合伙人,他現(xiàn)在是我們團隊的初創(chuàng)成員。
做SparkrDAO是一件我感興趣的事兒,我為它投入我的時間,學能夠做成它的知識和技能,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光,我比以前更自信了,獲得的認可是我拿到的所有滿分卷都比不上的。
你要知道,自信從不是被人“夸”出來的,它來自于你投入做事后帶來的成就感。
SparkrDAO現(xiàn)階段還沒有對外開放,還有很多框架性的東西和產(chǎn)品在制作中,我們會有一個應用程序,這是一個入口,大概在11月的時候會把第一版搞定。
我不知道當它開放時會有多少人加入,但我希望,我的同齡人加入它是因為真的認可它的理念,真的有創(chuàng)意想要實現(xiàn)。所以我并不準備主動向我的同學們推廣,我想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讓SparkrDAO為人所知,假如我的同學看到了,愿意加入其中,我當然歡迎。
另外,不主動也和Web3身上被貼的標簽有關。
我個人在Web3中獲得了一些成就感,但不見得別人同樣能看到它的魅力。我接觸Web3其實也是因為我媽,她的工作與它有關,而我喜歡畫畫,她鼓勵我把作品創(chuàng)建為NFT,所以我要去學怎么使用以太坊網(wǎng)絡、加密錢包、加密資產(chǎn)去創(chuàng)建NFT。
Carry設計的NFT頭像
但Web3這個圈子其實非常小眾,在學校里,區(qū)塊鏈、比特幣、NFT并不被大多數(shù)人所知,知道它們的也會說是“騙局”,并不像一些宣傳說的那樣,“Z世代”很容易接受它。
我記得有一次,我媽的朋友在做一個有關NFT社交平臺的市場調(diào)研,因為很多NFT應用都會把“Z世代”當成是Web3的原住民,那位朋友希望我能幫忙去學校做個調(diào)研,我答應了。結果有同學以為,我陷入了加密騙局,甚至有人認為我就是“騙子”。
我解釋“Web3不是騙局”,但很少人有同學愿意真的去研究它。我會用我的零花錢去投資比特幣,除了我媽的原因,還在于我和我弟在家本身就被允許投資股票,無論是股票還是比特幣,我不喜歡炒來炒去,更多是低價的時候買一些。
如果你知道通貨膨脹是什么,就會發(fā)現(xiàn)存錢肯定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但這些不是我的同齡人必須Get的事情,大家更多的時間還是要花在學校的課業(yè)上。SparkrDAO本身與傳統(tǒng)不同,它需要那些在Web2、Web3里能打破固有思維的青少年,他們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也更容易接受SparkrDAO這樣需要自驅力的組織。
我也在想,為什么那么多人會認為Web3是騙局。我覺得那是因為它離錢太近。
所以,我會讓SparkrDAO離錢遠一點,它在前期、中期肯定不會發(fā)行任何代幣,我和我的合伙人們達成了共識,錢不是我們做SparkrDAO的目的,從初衷就不是。它最初是我?guī)椭业艿姆绞?,后來我希望它能幫助更多像我和我弟一樣的青少年?/p>
非要說對我個人的實際好處,我的大朋友們倒是提醒我,做SparkrDAO是一個很好的“故事”,會幫我申報大學時增加一份漂亮的履歷。我覺得那也不錯,但前提不是得“漂亮”嗎?這就需要SparkrDAO真的變成一個有人加入、有人建設甚至是有成果產(chǎn)出的DAO。
很多人都會說“00后”、“10后”是Web3的原住民,但我覺得,對Web3沒有貢獻的Z世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住民。就像我現(xiàn)在會用Web2的各種應用程序,但沒有一款產(chǎn)品、一個底層是我開發(fā)出來的,我只是一個Web2的用戶,是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99%,而不是掌握它的1%。
Web3不一樣,它允許你在一個公共的網(wǎng)絡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意,你會作畫、做音樂,那你可以把作品變成NFT;你會寫程序,你也可以在上面嘗試,那里還有非常多的空間需要創(chuàng)新,有很好的機會。如果你想用Web3改變些什么,那么你有很大的機會去做那1%。比如以太坊的創(chuàng)始人Vitalik Buterin,我覺得他才是Web3的原住民。
所以我很想跟一些聽過Web3但還沒有來的青少年說,別因為炒幣接觸Web3,如果你對它好奇,那你就試著接觸它,使用它,開發(fā)你所擁有的技能,你會發(fā)現(xiàn)它真正的魅力。如果你對任何事都不好奇,那活著可太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