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6|瀏覽:392
近日,算法穩(wěn)定幣鼻祖AMPL空投了治理Token Force,意外和驚喜來得太突然,一些人直接有將近10萬塊到手,很多人甚至都不敢相信。
有些人是靠運氣,因為之前有在Uniswap買過AMPL,但沒賣干凈,錢包里剩下一個半個的,于是隨著那半個AMPL穿越牛熊,經(jīng)歷各種通脹通縮,符合了空投最大化的條件。
有些是看好AMPL,買入AMPL后去官網(wǎng)做“間歇泉質押”活動拿獎勵,通縮時硬抗,通脹時不動,基本也拿到了很好的獎勵。還有些只是投機,通脹時買入,通縮時趕緊跑,他們也拿到了一些獎勵,雖然不太多。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用的是個人錢包 + DEX,而不是CEX,在CEX買AMPL的小伙伴,基本上和此次空投無緣了。
那么是否該復盤下,為什么你沒有收到“Force大禮包”?換句話說,你在區(qū)塊鏈上的投資思維和習慣,是否還停留在上一個周期?
DeFi的“大肉獎勵”
過去一年,普通的DeFi玩家基本上都至少拿到了下面三個獎勵:
Uniswap:空投了400個Uni,當天可以賣1200美金,你要是屯著沒動,今天可以賣12000美金。
1inch:平均空投了1500美金,有些深度用戶據(jù)說拿到了上萬刀甚至更多的空投。
Force:從幾百到2萬美金不等。
而稍微深度一些DeFi玩家,比如參與過最早期的Meme,空投的Meme都能賣出一套房了。還有比如參與過Snapshot的治理,前段時間“算法穩(wěn)定幣三杰”之一的Float的第一階段給這些地址開了白名單,可以“白嫖”一個月,價值差不多有三萬美金。
此外還有MIR,Lon等其他DeFi項目的空投,很多參與的朋友都算是收獲頗豐。從去年5月開始,我們就不停地在談論DeFi,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空投或是白名單的“大禮包”,你有沒有拿到?
這是對愿意學習和敢于擁抱新事物的獎勵,如果說使用CEX,買入比特幣和以太坊,獲得了超過圈外股市、基金和理財?shù)犬a(chǎn)品的收益,是玩家相對與圈外人的優(yōu)勢和獎勵。
那么使用錢包+DEX,參與鏈上項目的各種治理,便是DeFi玩家對于傳統(tǒng)玩家的優(yōu)勢與獎勵。
CEX與DEX
這可能要從比特幣說起,比特幣有很多突破和創(chuàng)新的東西,比如POW共識機制,比如UTXO,比如“區(qū)塊鏈”……而如果你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比特幣最大的特點,會是哪一句呢?
很有可能是這一句:私鑰即一切。換句話說,加密貨幣的核心特點便體現(xiàn)在“加密”,或者說“密鑰”二字之上,擁有密鑰即擁有所有權,這也是為什么李笑來當時形容“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技術手段實現(xiàn)了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
最早期的比特幣屯幣黨,信奉的便是把幣屯在自己手里,而什么叫囤在自己手里?—— 有且僅有你掌握了能夠動用這些比特幣的私鑰。
包括現(xiàn)在大熱的Web 3,通過區(qū)塊鏈技術把數(shù)據(jù)還給用戶自己,用戶擁有對于自己數(shù)據(jù)的完全控制權,以及授權給某個應用的權利。而非像現(xiàn)在Web 2時代Facebook等巨頭,通過應用免費收集用戶數(shù)據(jù),并依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盈利。依靠的,同樣是基于公鑰、私鑰、非對稱加密的確權技術。
你可能看出了點什么,比特幣或者說區(qū)塊鏈,掌握密鑰即掌握一切的特點,其優(yōu)先級甚至排在“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之上。是不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CEX的出現(xiàn),本身就是一件“特別不區(qū)塊鏈”的事兒?
因為在CEX里,你無法“真正擁有”資產(chǎn)的控制權,私鑰完全不在你手里。你所能依仗的,只有CEX自身的技術實力與“道德情操”。當然,我們需要CEX么?太需要了,至少過去10年,我們無比需要它。未來10年,我們依舊非常需要它。
甚至到了區(qū)塊鏈的成熟階段,比如ETH2.0 + L2,過萬的TPS,Uniswap操作如絲般順滑……CEX也依舊會存在下去。至少,法幣出入金這事兒,DEX基本干不來,還是得人家CEX來。
而通過幣安BSC的布局,你也可以看到,幣安在CEX和DEX兩個方向“雙線操作”,CEX除了充當常規(guī)的兌換功能之外,還在當前跨鏈技術剛剛起步階段,充當了資產(chǎn)跨鏈的“橋接”功能,近期BSC生態(tài)的如火如荼,正是這種正確戰(zhàn)略的結果呈現(xiàn)。
DeFi能做什么?
你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DeFi都能做哪些事情:從CEX那里復制粘貼來的金融的本質無非兩點:借代與交易,DeFi最早的雛形當然也是從這兩個點切入。
最早一代的DEX可能很多人有印象,以德平臺,包括后來的Idex都是試圖在用DEX的方式,去模仿CEX的用戶體驗。結果不言而喻,受限于鏈上的結算時間和費用,這種基于訂單簿的DEX,無一例外體驗極差,雖然上面的資產(chǎn)的確是由你掌控。
借代同樣,現(xiàn)在大紅大紫的DeFi龍頭AAVE,前身Etherlend,同樣是試圖模仿CEX里面的借代,做鏈上的P2P,最后差點歸零。直到AAVE把模型更改成了更適合DeFi的點對池模式,從此開始了千倍之旅……
DeFi獨有的,CEX沒有的。DeFi真正厲害的是基于其自身特點的東西,換句話說,CEX很難或者說完全無法做到的,在探索出這些方向之后,DeFi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騰飛。
Web3的雛形——服務圍繞賬戶打造。
玩DeFi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所有服務向你打開,只要你授權。換句話說,只要你擁有一個ETH賬戶,那么ETH上面所有的Defi生態(tài)和服務便全部向你開放,你需要選擇而已。
傳統(tǒng)CEX里,你想用幣安的賬戶登錄火幣,是萬萬不可能的,記得17-18年注冊了20多個平臺,光是登錄名和密碼就得一堆,而DeFi世界里,理論上你只需要一個私鑰。
AMM DEX與池的概念。
Uniswap可以算是整個DeFi生態(tài)的啟動器,而Uniswap與之前以德或是Idex的訂單簿之間最大的區(qū)別,便是引入了池的概念與AMM算法。用戶不再是與單個用戶兌換,而是與無數(shù)用戶或者說事實上組成的“池”。
在現(xiàn)階段,這可能是最符合鏈上操作的一種模式。上面說到的AAVE借代池,也是池的另外一種體現(xiàn)形式。
至于AMM,可以講的太多,建議每個嘗試了解DeFi生態(tài)的朋友,都要徹底搞清楚AMM算法、無常損失等概念。兩周后,Uniswap V3上線,把AMM算法和做市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連Uni V2都不了解,很難會理解V3,更不用說目前已經(jīng)有一堆項目開始圍繞Uni V3開始打造服務,比如基于V3 LP NFT的Vault服務等等。這就是龍頭的地位,自己一個大版本升級,便能帶出一個新的板塊。
穩(wěn)定幣。
USDT是圈內(nèi)目前最大的穩(wěn)定幣,然而這很不區(qū)塊鏈。DAI無疑是當前DeFi穩(wěn)定幣的領頭羊,然而DAI的資金利用率,以及在如USDC等中心化資產(chǎn)作抵押之后的“不純粹”,使得DAI也并非人們心中的“完美穩(wěn)定幣”。
于是有了算法穩(wěn)定幣的探索之路,一代的AMPL、二代的ESD、三代BAS、四代Frax,后來的Fei、Float,以及最近大火的OHM、Elena……
市場不斷的在探索“DeFi原生穩(wěn)定幣”這個DeFi界的圣杯。這也是為什么AMPL玩家能夠吃到Force這塊大肉的原因之一。
合成資產(chǎn)。
很久之前便有人提出為什么CEX上面不可以引入美股等資產(chǎn),也確實有平臺嘗試過,但結局并不怎么美好。
但在DeFi里,你可以通過算法和智能合約憑空創(chuàng)造一個合成資產(chǎn),去錨定一個傳統(tǒng)金融世界的資產(chǎn)價格。比如金價、銀價,或是特斯拉的股價,這對原有市場沒有任何的價格干擾作用。
合成資產(chǎn)無疑是DeFi奇妙之處的精髓體現(xiàn)之一,也必將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