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17|瀏覽:937
一切暴富的機會,必須在早期出現。能夠提前接觸并抓住機遇的,一定是少數人,本身也多半是精英。就拿萊特幣圈創(chuàng)始人李啟威來說吧,這個人在17年12月成功逃頂(萊特幣近400美元),他還預測萊特幣要等到20美元才能開始買進,而實際上已經跌至21美元以上。
李啟威的背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yè),擁有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谷歌工程師,參與了PlayGames、YouTubeMobile和ChromeOS等眾多明星項目的開發(fā)。這個背景應該能擊敗超過90%的對手。能夠盡早獲得這些機會的人,其本身并不是普通人。還有把握和利用這些機會的能力(當時大多數人可能認為不可靠),更是少數。此外,我還了解一些幣圈中的暴富人士(并非一蹴而就),并發(fā)現他們的暴富都與以下五個因素有關:機會,好奇,獨立思考,探索精神,堅持不懈的鉆研。
首先,它涉及到時間和機會問題。應該承認運氣是有作用的。也就是所謂“時勢造英雄”,沒有這樣的大背景,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暴富機會的。
正如剛剛改革開放下海的“傻瓜瓜瓜”年久失修,也風光一時。正如那些當時被岳父岳母苦苦逼迫,擠進一線城市房產的人,比如互聯(lián)網巨頭馬云、馬化騰、劉強東…這些都是因為碰巧“趕上了風口”。年久失修的“傻瓜瓜瓜”創(chuàng)始人。自小隨父親逃荒要飯,長大后因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下海經商”,被鄧總設計師在高層兩次提及,被人稱為“中國第一商販”。
其次是好奇。
就拿比特幣來說,我認為在網上聽到或聽到人們談論的比特幣絕對不是少數。但大部分人還是人云亦云,比特幣是騙局,是傳銷,你宣傳它就是找人來接。
有關文章引用: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還是其它形式的騙局?對新事物,他們從內心深處就抗拒。媒體剛剛興起,人們認為這是不正當的;每個比特幣熊市都有極好的建倉機會,但是沒有人會了解它;當馬云剛剛建立淘寶時,仍然被認為是騙子。講起來很有意思,那些經常抱怨工作生活乏味的人,正是缺乏好奇心的人。有些人特別喜歡抱怨環(huán)境、社會和他人,但他們自己大多沒有真正地思考和努力行動。三是獨立思考。每天都要獨立思考,但是很少有真正能做到的。
大部分人都是人云亦云,別人說什么就瞎哄,你去看微博,但凡有點比特幣的消息,下面一群評論全是嘲諷,我之前在知乎上發(fā)過一篇回答,也是滿篇的冷嘲熱諷,估計這個答案下也會有類似的情況。BTM公司創(chuàng)始人Battm在2011年建議購買比特幣,當時很多人都看過,還沒見過一次,然后就沒了。大三的學生,手頭有六千元錢,想做點小投資掙點錢,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另一些類似的問題則提出如下問題:最酷的東西是什么?10元人民幣可以在網上買到?長尾@blockchain應答:0.1BTC,相信一年后將會是最好的答案。
下面的評論:
有什么用途?那點沒有幫助??雌饋肀忍貛畔袷莻€騙局。這幾個預測帝在知乎是從哪里來的...由于獨立思考其實是很費心的,你必須自己找大量的材料,進行甄別和判斷,但是,有一個事實確實如此:大多數人都不愿意動腦子。特別是在當今的短視頻時代,又有多少人在靜心讀書、閱讀長文呢?但是一個人自身如果沒有較多的知識積累,長期的批判思維,也就不可能有所謂的獨立思維。因此,大多數人所說的獨立思考,既不獨立,也沒有真正的自我思考。
探究精神,保持好奇心,獨立思考,你仍然需要行動起來。但是,很多人都認為百度做得不好,比如,“情商”這一很普通、很普通的話題,很多人都愣是搞不清楚,明明自己雙商感人,卻覺得別人情商低。情感智商”都是這樣的,更何況是新興事物。想像一下,在本世紀初,你對農民說,用手機掃手機就能付錢,乘公共汽車,騎自行車,支付電費和水費,他們一定覺得你在欺騙他們。
同理,即使是現在,我也要告訴你們,比特幣本質上是一串代碼,那么它的價格將會超過1萬美元,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要是我再告訴你比特幣是誰復制了如此一整套系統(tǒng)和代碼,許多人會因此更覺得這是個騙局,我也很理解。
不停的研究,靠運氣發(fā)財的人,大部分最終都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而蒙受損失,特別是在做投資方面。能保住財富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不斷學習和鉆研的。許多人只看別人的風景,只羨慕別人的好運,卻不知道,財富背后的認知獲取之苦,以及好運背后的力量累積。有個家伙,17年牛市時賺了很多錢。這個年輕人是典型的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有獨立思考能力,積極探索,不斷學習,并且遇到好機會的人。被大學錄取,但很快自己就輟學了,但雖然沒有在學校上學,自己還是不斷地學習,也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接觸到了比特幣,一頭扎進去,買了很多資料學習,甚至到凌晨,最后投入不少,也賺了很多。
詳細資料引用:
怎樣看待以比特幣為基礎的金融自由?由于每一次我回答這樣的問題時,下面都會有很多人說我騙人,所以,就多說幾句。事實上,任何一種投機或投資品種,在短期內,都是一場零和游戲,都是后期資金為先入市的抬轎子。
這一過程可以從索羅斯的投資反身性理論得到良好的解釋:
由于人們的恐懼和貪婪,一件東西總是要么被高估要么被低估。由于貪心,上漲的人會更多,然后繼續(xù)上漲;由于恐懼,下跌的人會更多,然后繼續(xù)下跌,最后是一個漫長的去泡沫的過程。在短期內,所有的投資或投機,包括郁金香,互聯(lián)網和比特幣,都是類似的過程。與之不同的是,郁金香是純泡沫,而互聯(lián)網和區(qū)塊鏈本質上是一種新技術,具有很高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因此,亞馬遜的股票在2000年互聯(lián)網泡沫破滅時暴跌“崩潰”,在1998年年底,其股價曾一度超過300美元(折股后),而到了2001年,亞馬遜的股票下跌了98%,僅剩5美元,而相對地,比特幣從峰值近20000美元跌到2019年的3100多美元,跌去了85%。并且在經歷了漫長的“去泡沫”過程后,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應用和繁榮,亞馬遜股票不斷攀升。隨著比特幣減半和未來區(qū)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繼續(xù)上漲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比特幣是區(qū)塊鏈世界的“王”。
富有=好機會*認識能力=好機會*(好奇心+獨立思考+探索精神+不斷學習)良好的機會是稀少的,如果沒有認知能力的話,再好的機會也是白搭,認知能力來自于一個人的好奇心、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不斷學習的積累,但大部分人并不具備這些品質。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還是其它形式的騙局?怎樣看待以比特幣為基礎的金融自由?貧窮人跨社會階層的困難?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工作沒有動力,事業(yè)沒有希望,迷茫、中年危機等現象普遍存在?請注意,不是沒有機會,沒有接觸,沒有機會,沒有機會,而是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