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瀏覽:226
作者:Meltem Demirors 編譯:潘致雄
1、Ray Dalio的「范式轉換」是近期很火的一個話題。其實還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在此時此刻發(fā)生,而且已經被證明通過比特幣來實現的可能性了:數字化和去中介化。
「將所有東西數字化」,從80萬億到2880億 2、其實現在原生數字資產幾乎完全不值錢(相比實體資產來說)。通常我們理解的「數字化」主要是利用現有的(通上是存在實體的)資產轉換為數字化的媒介。然而,比特幣是一種「原生數字資產」而不同于上述的數字化資產,比特幣以其自身的稀缺性和需求「數字化」需要更多依賴中介機構。我的同事Ryan對中介機構及其在數字化中的作用進行了精彩的分析。
數字化需要中介? 4、比特幣則打破了這個趨勢,它并不需要相信任何中介。不像大多數所謂的「數字化」資產,比特幣不需要中介。有些資產可能選擇了中介,但比特幣沒有。這讓我花了很長時間去理解這個變化的深刻程度。
比特幣所處的位置,數字化且無需中介 5、所以這就產生了第二個「范式轉換」:去中介化。短期來看,更多人會利用中介使用比特幣,就像現在的這樣。從長期來看,則會產生一種完全革命性的模式,可以讓資產變得獨立。
去中心化金融系統(tǒng)的革命 6、信任一直是推動資本主義磨平齒輪的潤滑劑。大家對于市場、經濟和機構的信任度正處于歷史最低位,而且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在一個沒有信任的世界中,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模式。
難道是比特幣? 7、當然,這個新的模式不會在一夜之間實現。由于我們扎根于物理世界中,所以這會讓我們產生心理錨定效應,甚至還會產生中介可以保護我們免受風險想法。@eiaine說的下面這段話很有意思:「金融機構通過把風險隱藏在一層層復雜邏輯的后面,讓用戶感到安全。而加密貨幣則是把風險暴露在了最前端?!?。
這些變化即將到來,可能一開始會比較慢,之后就會突然加速甚至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