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瀏覽:310
客戶神秘而得意地拿出手機,打開了一個名為“中國GEC環(huán)保幣”的微信群。群里有成員分享的各家銀行資料打印清單,其中也包括了中國銀行的客戶綜合信息查詢單。大堂經理看到后立刻上網搜索,發(fā)現(xiàn)所謂的環(huán)保幣實際上是一個打著環(huán)保旗號的資金盤傳銷。
為此,大堂經理將客戶引導至休息區(qū),展示了一些被打著各種旗號的資金盤傳銷導致客戶信息泄露和資金被騙的案例。然而,客戶卻固執(zhí)地認為對方不需要他交錢,只需要將客戶綜合信息查詢單和個人身份證上傳至APP上,就可以每月領取1500元。即使是傳銷,客戶也表示自己不會有任何損失。
大堂經理耐心地勸導客戶:綜合信息查詢單上包含了客戶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重要信息。如果把查詢單和身份證信息交給對方,對方就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犯罪活動。
與此同時,大堂經理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了“GEC環(huán)保幣”,結果顯示都是與環(huán)保幣崩盤、龐氏騙局、傳銷等不良信息相關。在大堂經理的勸導下,客戶最終醒悟,放棄了打印綜合信息查詢單的念頭。
此外,據(jù)鷹鑒了解,中國銀行淄博淄城路支行最近也成功阻止了一起“GEC環(huán)保幣”詐騙案件,避免了客戶的資金損失。
某天下午,幾名年輕客戶來到中國銀行淄博淄川淄城路支行,要求打印銀行交易流水和銀行卡開戶信息。由于很少遇到個人打印開戶信息的情況,大堂經理問客戶打印銀行交易流水的目的是什么,客戶回答是公司使用。
大堂經理進一步詢問為何公司需要員工個人的開戶信息時,客戶向大堂經理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上介紹了GEC公司的環(huán)保幣,聲稱“零風險”、“零投資”和“高收益”。視頻詳細介紹了需要提供的銀行交易流水和個人開戶信息的圖片,以及如何在APP中上傳圖片,并最終獲得收益的操作步驟??蛻舯硎竞芏嗳硕荚谧鲞@個。
工作人員產生了警覺,結合最近平安中行發(fā)布的“環(huán)保幣”案例以及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的“GEC環(huán)保幣”的相關信息,初步推測其交易模式類似傳銷架構,只是穿上了“環(huán)?!钡耐庖?。
該行工作人員詳細解釋了所謂“環(huán)保幣”的欺詐套路,并展示了相關的“環(huán)保幣”案例。在工作人員的勸導下,幾個年輕人最終醒悟,放棄了辦理相關業(yè)務,并對銀行工作人員的負責態(tài)度表示感謝。
風險提示:近年來,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網絡傳銷層出不窮,并常與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有關聯(lián)。這些活動具有欺騙性強、誘惑力大的特點,套路越來越深,給人民群眾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時,提醒廣大客戶務必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等個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利用,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和財產損失。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閩西日報、鷹鑒和閃電新聞。轉載此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群眾上當受騙。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作者,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