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瀏覽:214
到今天為止,相信絕大多數人多少都聽說過「比特幣」。盡管褒貶不一,但是時不時會在各類媒體中看到一些關于「比特幣」的新聞。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都很難理解為什么一「個」比特幣會價值1萬多美元,大約7萬人民幣左右。對于比特幣究竟是不是值這么多錢,并不是本文要討論的,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當我們在使用中文討論比特幣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用「個」來當作比特幣的量詞,而這往往是造成很多誤解的來源。
其實,稍微思考一下便可以想到,「個」顯然是無法用來做貨幣或者其它需要可以精確度量的物品。我們不會去說一個人民幣,或是一個黃金。如果用「個」來作為比特幣的量詞會容易產生一些誤解,比如有很多對比特幣不太了解的人,認為比特幣是按「個」來購買。盡管造成這個誤解的原因多種多樣,這后面還會講,但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個」這個量詞。一般來說,在中文里,「個」一般用于相對「完整」的概念,而沒有大小之分。你可以說一個蘋果,也可以說一個地球。有不少人認為比特幣價格單價過于昂貴,所以無法購買,而不是知道其實在比特幣中,這個所謂的「個」是一個非常大的單位。
另外還有一個完全相反的「誤解」,盡管現在已經很少有,但曾經有一段時間,正是因為在中文中使用「個」,所以讓不少人對比特幣所說的「無限分割」的特性產生質疑,認為「無限分割」就是意味著沒有上限。比如一「個」比特幣可以變成十「個」0.1比特幣,放在中文環(huán)境中,就有人認為這是1「個」變成了10「個」。正是因為「個」在中文中,讓人很容易忽略其度量單位的大小,所以才會造成這種誤會。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