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瀏覽:220
前言:與2017年的比特幣暴漲不同,這一次比特幣的大漲吸引了不少大型機構投資者的注意。在高通脹、高債務水平的預期下,一些分析師認為,比特幣或許將成為下一代的避險資產。
最近,黃金大跌和比特幣大漲引發(fā)了對于哪個更適合比特幣正在逐漸取代黃金的地位。
前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經理、現(xiàn)在的數(shù)字貨幣投資者Jean-Marc Bonnefous表示:
"黃金確實是過去世界和嬰兒潮一代的安全資產,現(xiàn)在,它已經被比特幣等數(shù)字資產所取代。目前,不少散戶、投機類專業(yè)人士和動量投資者都已經涌入比特幣等數(shù)字貨幣的市場,但傳統(tǒng)的機構投資者一直觀望著。"
然而,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投資公司Guggenheim已經加入比特幣投資的浪潮,而知名投資者Paul Tudor Jones和Stan Druckenmiller也紛紛開始參與。
機構投資者開始嚴肅對待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比特幣大漲時,華爾街并沒有把這一資產當回事,而如今,比特幣再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越來越多的華爾街投資者開始認真對待這一數(shù)字貨幣資產。
本周一,Sanford C. Bernstein的策略分析師Inigo Fraser-Jenkins寫道:
"我改變了主意!比特幣不會取代黃金,但是兩者都有上漲空間,特別是如果未來的宏觀前景是通貨膨脹加劇、債務水平不斷提高的話。"
目前,比特幣在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找到了忠實的擁護者,這也證明了比特幣在華爾街日益增長的吸引力。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負責人近日罕見地對比特幣做出了正面評價,認為比特幣有可能演變成全球性市場資產。
貝萊德首席執(zhí)行官Larry Fink在與前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的會談中表示,比特幣雖然沒有引起他本人的注意,但確實引起了華爾街的注意。
Fink認為,比特幣有可能演變成一種全球性市場資產:
"這些巨額資金每天都在流動...這是一個脆弱的市場。它能夠演變成一個全球市場嗎?可能會。"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認為,包括家族基金在內的投資者正在出售黃金,轉而投資數(shù)字貨幣。自11月6日以來,金銀基金的凈減倉達約93噸,價值約50億美元,而灰度比特幣信托基金的資金自8月初以來已經翻番。
比特幣還能漲嗎?
多元資產投資平臺eToro的分析師Simon Peters認為:
"雖然目前比特幣的快速上漲與2017年相似,但存在一些基本差異,這意味著比特幣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 "首先,現(xiàn)在買比特幣的不僅是普通投資者。養(yǎng)老基金和對沖基金等較大的機構投資者正在投資數(shù)字貨幣,許多人將其視為對沖通脹的工具。" "其次,比特幣持續(xù)供不應求,投資者希望長期持有比特幣。" "由于這些原因,比特幣今年可能會繼續(xù)上漲。如果當前的上漲趨勢持續(xù)下去,到年底,比特幣有望突破25000美元。"
根據(jù)CoinShares的投資策略師James Butterfill的說法,比特幣的市值目前僅相當于黃金市值的3.1%。他估計,如果比特幣的市值能達到黃金市值的5%,那么比特幣的價格將上漲至31300美元,而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尚未突破20000美元。
Butterfill說:
"比特幣正在確立自己作為可靠的抗通脹資產的地位。在前所未有的寬松貨幣政策時期,這尤其有吸引力。因此,投資者自然會將其與黃金進行比較。"
黃金跌、比特幣漲,真的是避險資產發(fā)生了輪換嗎?
然而,黃金最近表現(xiàn)不佳并不完全是因為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數(shù)字貨幣上。例如,近期頻繁傳來的新冠疫苗好消息,降低了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此外,彭博社認為,在市場對通脹的預期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黃金下跌只是投資者的情緒驅動,而比特幣一直受到投機情緒的影響。
比特幣越來越吸引投資者的另一個原因是其交易的透明性。
比特幣的交易記錄都被記錄在區(qū)塊鏈上,可以隨時追溯。但黃金不同,許多年輕投資者認為,黃金交易的成功更多地取決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更像是一種"黑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