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瀏覽:267
手機真的可以挖礦嗎??
首先我們要先聊一聊真正的加密貨幣挖礦,區(qū)塊鏈中的挖礦是幫助整個區(qū)塊網(wǎng)絡提供有價值的資源輸出,比如BTC的挖礦,工作量證明(POW)需要完成復雜的哈希計算,而計算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布式記賬,就是BTC啦,當然這需要強大的計算機計算能力,也就是“算力”。
手機有“算力嗎?”
理論上講手機是可以挖礦的,不過相比性能強大的計算機硬件來講,手機的挖礦能力實在拿不上臺面,CPU、GPU、存儲空間、帶寬資源相比電腦差了幾個量級,用手機挖礦無異于用螞蟻幫人搬東西。以目前手機的計算能力來看,單部手機可能N長時間也挖不到一個具有價值的加密貨幣,結果只能是白白消耗電量。
有媒體測試過,使用搭載高通驍龍820處理器的手機,“挖礦”速度為4600Kh/s。經(jīng)過測算,一天大概能產(chǎn)生價值0.00000477美元的比特幣。如果要挖出一個完整的比特幣,大概需要2000多萬年……
天上不會掉餡餅
市面上流行著各種的手機挖礦軟件,免費注冊領礦機、看視頻挖礦、交易挖礦,它們往往以游戲的方式運營,什么種花,種草,養(yǎng)雞,養(yǎng)牛,看視頻,就是買一個虛擬礦機,每天自動生產(chǎn)多少平臺幣,時間到了獲得多少多少,可以在平臺內(nèi)部出售也可以繼續(xù)復投之類的,基本都是在“自嗨”
其實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挖礦都是噱頭,更多是為了獲取流量和數(shù)據(jù),軟件本身和挖礦關系并不大。采用人力點擊,完成任務的這類挖礦軟件主要通過邀請好友獲得獎勵的方式,激勵用戶進行“挖礦”,并且采用分層機制,獎勵和收益分成支持多級,每級獎勵遞減,采用CX的模型來快速裂變,號稱免費挖礦,但流量大了之后也不會缺乏投資者。
絕大多數(shù)的手機挖礦軟件都以跑路結束,投資者哭爹喊娘,哀嚎遍野,這里我就不一一舉例子了,也有極少數(shù)個別的還在,畢竟區(qū)塊鏈這東西還是很抽象的,靠的是啥?“共識度”么,不過隨著“泡沫”越來越大不能洗白,跑路還是遲早的問題。
總結
目前的手機挖礦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真正的挖礦還是需要計算機硬件支持才能進行加密貨幣的開采的,礦工需要為區(qū)塊鏈網(wǎng)絡提供足夠的價值,沒有價值就沒有回報,幣市套路多,入行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