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26
不論是為了安全感,還是基于其他的原因,開燈睡覺都是許多人睡眠的習慣。但這樣的習慣,卻未必對健康有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開燈睡覺,不僅對人體無益,反而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不論是家里喜歡開的臺燈、小夜燈、掛燈、壁燈、LED燈等;室外的路燈、汽車燈等;還是睡前觀看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發(fā)出的光,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只不過,在白天,這些光會激活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tǒng),使心率加快。交感神經系統(tǒng)可以讓心臟進入高速運轉狀態(tài),以提高警惕性,應對白天的挑戰(zhàn)。然而,在夜晚,即便是中等強度的光線,也會損害心臟和內分泌健康。
近日,一項發(fā)表于《PNAS》的文章表明,睡眠期間的光照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臟和血糖,這項研究測試了參與者一個晚上在100勒克斯(中等亮度)和3勒克斯(昏暗亮度)光照下睡眠的效果,結果發(fā)現,光照會導致身體進入更高的警戒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加、含氧血液流速加快。
研究人員推斷,光照通過引發(fā)交感神經的興奮(也就是身體亢奮狀態(tài))來刺激心臟的活動。許多人往往會覺得,只要睡著了,眼睛關閉狀態(tài)下,身體就感受不到光了。但實際上,即使眼睛閉上了,依然有一群特殊的感光細胞,在監(jiān)測透過眼瞼的環(huán)境光的變化。這群感光細胞對微弱的光線特別敏感。
而這群特殊的感光細胞,則存在于大腦的松果體,使得人體能從閉著的眼睛接受來自外界的光線信息。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夜間在明亮房間內睡覺,第二天早上人體會出現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指肌肉、脂肪和肝臟中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產生能量。為了彌補上述不足,胰腺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血糖會上升。
當然,如果一些人真的需要夜光來入睡,那么也應該選擇相對健康和安全的夜光,對于如何判斷睡覺時房間是否過亮,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夜間能在房間內很好地視物,證明房間可能太亮了。
而關于如何減少夜間睡眠時的光線,研究人員給出如下建議:
第一,關燈。如果確實需要開燈,比如,為了安全,老年人夜間需要開燈,就開一盞離地板近的昏暗的燈。
第二,注意燈光顏色。琥珀色或紅/橙色的燈光對大腦的刺激性較小。不要使用白光或藍光等,這類燈光應遠離熟睡的人。
第三,室外光線如果無法控制,遮光罩或眼罩是很好的選擇?;蛘咭苿哟蹭?,避免戶外光線照到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