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瀏覽:243
在市場上,弱勢一方在一場實力懸殊的足球比賽中只需要有一次射門,不管是否得分,都能贏得觀眾的掌聲。同樣,在與比特幣的比拼中,黃金至少在今年第一季度領(lǐng)先了一分:黃金價格在今年第一季度收盤上漲了8%,達到每盎司1942美元,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xiàn)。相比之下,比特幣的價格在第一季度下跌了約2%。
放在10年前,這種微小的勝利對黃金來說根本不重要。但是在過去的10年中,黃金沒有明顯的變化,而比特幣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苗成長為不容忽視的大樹,其價格最高時已經(jīng)達到了全球金融資產(chǎn)的1%。
隨著比特幣的迅速成長,在黃金和比特幣的對比中,價格天平也開始傾斜向比特幣:起初比特幣的價格遠低于黃金,但在2013年11月,比特幣首次超過了一盎司黃金的價格;到了2021年2月,比特幣的價格又超過了一公斤黃金的價格。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現(xiàn)中,黃金稍勝一籌,而在10年的時間尺度中,比特幣獲得了巨大的勝利。那么,在比較這兩種資產(chǎn)時,使用哪個時間長度來衡量會更客觀呢?
黃金的擁躉肯定希望尺度越長越好,或者至少從金融風暴之前談起。畢竟,比特幣在2009年初才正式誕生,與金融領(lǐng)域相比,它的歷史還很短暫。
而比特幣的信徒則希望時間尺度盡可能具體和貼近現(xiàn)在,比如今年通脹加劇,導致黃金成為2021年表現(xiàn)較差的資產(chǎn)類別之一,黃金價格下跌了約5%,而比特幣升值了65%。
不同的時間尺度反映了對黃金和比特幣的不同看法。據(jù)經(jīng)濟學假設(shè),從長遠來看,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亡,因此半個世紀的周期對個人來說幾乎沒有意義。而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垮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50多年,黃金的價格從每盎司35美元漲到了每盎司1900多美元,漲幅超過了50多倍,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
但是當前的投資者顯然對50年這樣的時間長度不滿意。近年來,YOLO(You Only Live Once)運動興起,投資者越來越傾向于快進快出,甚至可能連幾個月都等不起。在YOLO運動中,GameStop、AMC等股票迅速上漲,而黃金的價格無法跟上這樣的節(jié)奏,因此加密貨幣成為了投資者短期投機的首選。
如果追求避險,黃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它的效果可能不需要50年才能顯現(xiàn)出來,但需要耐心等待。相比之下,之前有關(guān)比特幣可能成為地緣政治對沖工具的說法在俄烏地緣局勢緊張后被證偽。黃金價格上漲,而比特幣價格下跌,說明比特幣并不能如果追求短期收益,比特幣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其價格像過山車一樣波動,而黃金的價格走勢更像老奶奶過馬路。當然,從比特幣中獲利的前提是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否則損失的速度也會很快。
黃金和比特幣在各種尺度上比較,各有優(yōu)劣。目前的共識是,黃金和比特幣都有限的基本價值,本身并不會帶來收益,它們的價格波動源于足夠多的人們共同信任它們有價值。
然而,有些人認為黃金和比特幣都不可靠。著名的美國經(jīng)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提出了“特里芬難題”,他認為沒有比掘金更浪費人類資源的事情了。人們開采黃金的唯一目的是將其運到一起,然后埋到越來越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