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瀏覽:223
交易自古循接力, 從來漲跌互作依。 深挖供需關(guān)鍵處, 方辨博弈是何棋。
最近,BTC的交易者們會感到非常焦慮。此前BTC的價格在三月底的時候最低跌到了6600,隨后小幅反彈以后再度跌破了7000的關(guān)口,目前報價在6800附近。并且單從技術(shù)分析的形態(tài)來看的話,目前BTC的價格處于一個下降通道的區(qū)間里,局部呈下降楔形的形態(tài),應當還有一輪下跌。
BTC為什么會跌那么慘?有什么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我們挖掘?未來價格變化又會怎么樣?我想從幾個角度為大家解讀一下。
首先,從交易的角度。BTC交易市場從認知角度分類的話,可以分為信仰者和交易者。信仰者類似于證券交易中追求的價值投資,而交易者則希望在價格變動的過程中獲取利益。這兩種思路會導致持有者對于交易這件事產(chǎn)生極大不同的視角,以至于最后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結(jié)果。
先拋開BTC這個事物,讓我們先對交易這個行為做一個深度的認知。從來以交易行為謀求利益的活動,必然是一個零和博弈的游戲。在這個過程里,所有賺錢的人賺的買走他東西的人的錢。例如甲10元買入的事物,11元賣給了乙,甲就賺了乙1元錢;而乙15元賣給丙,乙就賺了丙的4元錢。這個過程類似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而傳遞的事物與其說是交易標的,不如說更像一個炸彈。如果有一天,交易標的價格高到市場上沒有人愿意出更高價格買走的時候,這個炸彈就引爆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人們爭先恐后地賣出,以躲避更大的損失。
不管是當年的荷蘭郁金香,晚清時的橡膠,還是后來的美國二十年代的股市,莫不能逃離這個規(guī)律。
在交易標的價格上升后,如果有人從高位大幅拋售自己手中的交易標的,還可能造成大規(guī)模的恐慌和踩踏。比較典型的,2008年中國A股市場在股權(quán)分置改革完成,大股東可以套現(xiàn)以后,由于“大小非”引發(fā)了雪崩式的暴跌,那是一代股民慘痛的記憶。
而BTC不管再有多崇高的信仰,多偉大的使命,它一樣不能逃脫這個宿命。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jié)論,單從行情來看,BTC在高位大幅下跌的過程,必然是有一群持有很多BTC的人高位出售了自己手中的BTC。這個行為被稱為“收割韭菜”。
據(jù)此前在知乎的一篇文章描述,國內(nèi)有一位礦圈的老板曾在鄂爾多斯,四川,加拿大美國邊境等
熱點: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