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瀏覽:291
通過BTC網絡進行一筆轉賬,理論上需要1個小時左右才能確認。每次轉賬還需要支付費用,已經成了BTC落地應用的桎梏。為此,比特幣閃電網絡提出了一種更快速更廉價的解決方案。
閃電網絡究竟是如何做到更快更便宜的?相較原生BTC轉賬,閃電網絡有哪些優(yōu)點?本文全部帶你一次性理清楚。
1. 什么是閃電網絡?
一筆BTC的轉賬理論上需要經過6個區(qū)塊的確認才能夠真正有效,每個區(qū)塊平均確認時間為10分鐘,真實情況可能會上下波動。也就是說1個小時是BTC在理想情況下的轉賬確認時間,即使許多錢包對小額的BTC轉賬進行了優(yōu)化,不需要等待6個區(qū)塊的確認,正常的轉賬等待時間也要在10-30分鐘。
在保證BTC安全性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轉賬時間足夠短,并且降低轉賬費用,2015年2月的一篇論文《The Bitcoin Lightning Network: Scalable Off-Chain Instant Payments》提出了比特幣閃電網絡轉賬的概念。
比特幣閃電網絡背后的想法是這樣的:區(qū)塊鏈上的每一筆交易都不是必須要被記錄的。閃電網絡為比特幣區(qū)塊鏈增加了另一層,用戶可以在這一層上的任意兩方之間創(chuàng)建支付渠道。這些渠道可以存在很長時間,交易幾乎是即時的,費用將非常低,甚至不存在。
2. 如何使用閃電網絡轉賬?
首先需要了解兩個核心概念:
RSMC(Recoverable Sequence Maturity Contract):RSMC就是類似準備金機制。先假定交易雙方之間存在一個“微支付通道”(資金池)。雙方都預存一部分資金到“微支付通道”里,之后每次交易,就對交易后的資金分配方案共同進行確認,同時簽字作廢舊的版本。只有在提現時候才需要通過區(qū)塊鏈。任何一個版本的方案都需要經過雙方的簽名認證才合法。
HTLC(Hashed Timelock Contract):HTLC其實就是限時轉賬。理解起來其實也很簡單,通過智能合約,雙方約定轉賬方先凍結一筆錢,并提供一個哈希值,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有人能提出一個字符串,使得它哈希后的值跟已知值匹配(實際上意味著轉賬方授權了接收方來提現),則這筆錢轉給接收方。HTLC的另外一個作用是保障任意兩個人之間的轉賬都可以通過一條首尾相接的支付通道來完成。
假設有Alan和Bob是表兄弟,他們之前需要經常使用BTC進行交易,為了確保交易的確認時間夠短,并且盡量降低交易手續(xù)費,他們決定使用閃電網絡轉賬。
首先,他們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多簽名錢包(這個概念我們在之前的科普提到過,多簽機制是進行閃電網絡轉賬的基礎),這是一個他們都可以通過各自的私鑰訪問的錢包。然后,他們都存入一定數量的比特幣。
從這時起,他們可以在兩人之間執(zhí)行無限的交易。本質上,這些交易是對存儲在多簽錢包中的資金的再分配。
例如,如果Alan想向Bob發(fā)送1個BTC,他需要將該金額的所有權轉讓給他(這里涉及到HTLC的使用)。然后,他們兩個用私鑰簽署更新的資產額度證明。
資金的實際分配發(fā)生在支付通道關閉時。該算法使用最近簽署的資產額度證明來確定誰得到了什么。
假設兩人互相來回轉賬1BTC一萬次,在微支付通道關閉時,僅將Alan給了Bob1個BTC這一最終交易結果廣播到比特幣鏈上,從而消除掉了上萬條無用的信息,也減免了上萬筆交易費用(此處只是舉例方便理解,真實情況不會這么夸張)。
閃電網絡網絡的工作方式是,它允許用戶在主區(qū)塊鏈之外執(zhí)行大量事務,然后將它們記錄為單個事務,用戶能夠通過已經有聯系的人的渠道向某人發(fā)送支付,系統(tǒng)會自動找到最短路徑。
3. 閃電網絡優(yōu)點
閃電網絡目前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它仍然處于開發(fā)階段,它是否會像開發(fā)人員想象的那樣工作還有待觀察。如果是這樣,下面是閃電網絡的一些最重要的優(yōu)點:
交易處理速度,一旦閃電網絡啟用,用戶就不必等待對正在嘗試進行的每個事務的多個確認。無論網絡有多忙,交易幾乎都是瞬間完成的。如果這種發(fā)展得以實現,加密貨幣市場將在與Visa、萬事達(MasterCard)和(PayPal等傳統(tǒng)支付系統(tǒng)的競爭中取得巨大進展。
交易費用,由于最終只有1筆交易廣播到鏈上,用戶只需支付最少的費用甚至不用支付費用。這是閃電網絡的主要優(yōu)勢之一,因為這將完全使比特幣能夠大幅提高比特幣的交易承載量,適用于大規(guī)模落地應用,甚至作為國際間清結算的支付工具。
安全性和匿名性,大多數交易發(fā)生在主區(qū)塊鏈之外,因此通過閃電網絡進行的所有微支付幾乎不可能被跟蹤。
熱點: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