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6|瀏覽:395
AMM是Automated Market Maker的縮寫,中文名字叫自動做市商。往簡單了說,就是由一個算法代替?zhèn)鹘y(tǒng)中心化平臺的位置,為市場上的兌換提供流動性的平臺。
市場上的成交者因為對市場的預期不同,手里持有資產(chǎn)的不同,每個成交者都有不同的需求。我們都知道要成為傳統(tǒng)的做市商需要具備非常雄厚的資金,才能不斷通過成為市場上成交對的賣方和買方,整合兌換,從而讓散戶不用在兌換時不斷等待對手盤的出現(xiàn)。
恒定乘積原理
區(qū)塊鏈各種虛擬Token的兌換最初也是靠中心化交平臺起家。這一切的平靜被UNISWAP打破,而且UNISWAP運用的方法簡單到令人大跌眼鏡——恒定乘積原理。
x * y = k
恒定乘積聽著挺拗口的,說人話就是兩個變量相乘得到一個固定常數(shù)。這樣一個簡單的乘法公式怎么完成“做市”這種深奧的金融業(yè)務?
這一機制正常運轉(zhuǎn)的背后有三種角色,分別是:
1、成交者:用一種資產(chǎn)交換另一種資產(chǎn);
2、流動性提供者(LP) :愿意將自己的資產(chǎn)組合貢獻出來,幫助他人進行兌換,獲得一定費用;
3、套利者:發(fā)現(xiàn)價值凹地,比如從UNISWAP中低價買入到市場上去賣出,以賺取一定利潤。
UNISWAP官網(wǎng)中用一張圖詳細地描述了三者的關(guān)系:
當然圖中是沒有套利者的,因為從平臺的角度看,兩者產(chǎn)生的都屬于兌換行為。
我們假設UNISWAP一個兌換池中是ETH-DAI,第一個流動性提供者放進去了a個ETH和b個DAI,倆者價值相等。
這時候這個兌換對,對應的初始值是 x=a, y=b;那K的初始值=a*b;
此時ETH的價格就是b/a,DAI的價格=a/b;
在K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這個兌換池有Trader T進來,想用w個EHT換DAI。他會以什么樣的價格拿到多少DAI呢?
在恒定乘積原理下,這個運算過程是這樣的:
y’=K/(x+w)。
其中y’等于此次兌換后,兌換池中的DAI的個數(shù)。由此可知,T得到的DAI的個數(shù)=y-y’;這些DAI的價格=w/(y-y’)。
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嗎?在成交者告訴平臺自己要兌換的數(shù)量之前,他能拿到什么價格是不確定的。這就讓UNISWAP的價格獲取跟中心化平臺和利用價格預言機的平臺完全區(qū)分開了。
K值改變
還有別忘了,我們假定的前提條件是K不變,那哪些情況下K值是要改變的?答案有二,一是兌換費,二是流動性。
1、兌換費
用戶每一次的兌換,需要交0.3%的手續(xù)費。拿上面兌換舉例,我們?yōu)榱撕喕嬎愫雎粤耸掷m(xù)費,真實的情況是Uniswap平臺在計算出y’后會扣除0.3%y’的手續(xù)費,完成兌換后,這0.3%y’會被添加到流動性池里,此時K值就變成了xy+x0.3%y’=x*(y+0.3%y’)。
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嗎?K值變大了。反之亦然,減少流動性,會減少K值。換言之,恒定乘積算法的K值并不恒定,每一筆兌換都會影響K值。
2、流動性
流動性是怎么改變K值的呢?當?shù)诙€人在一個兌換對中按照比例增加了ETH和DAI的數(shù)量,X和Y就同時增加了,很顯然,K的值就是增加的;如果第一個人取走自己的兌換對,K值就減少,非常簡單。
總之呢,“恒定”乘積針對的是總體流動性不變的情況下,也假設沒有手續(xù)費的時候,K是不變的,就像計算物理題的時候假設某個狀態(tài)下不存在摩擦力一樣。通過簡化前提,讓這樣一個簡單的乘法就實現(xiàn)了價格與供應量成反比的經(jīng)濟學原理,真可謂是天才設計了。
但是習慣了傳統(tǒng)做市商模式的你可能會不習慣,這種對兩種資產(chǎn)進行定價的方式,不僅少見還顯得過于獨斷。讓兩種Token的庫存數(shù)相乘所得的積維持固定,為什么就能確保正確的報價呢?因為設計者相信市場中始終存在聰明的套利者,會反復兌換,直到平臺價格與真實價格相符無利可圖。
誠然,恒定乘積做市商模式因為缺乏與外界的聯(lián)動顯得略微被動和孤立,總是需要套利者去抹平平臺上價格與真實價格之間的差;而且被大家詬病的兌換滑點和LP(流動性提供者)無償損失也阻礙著更加保守的Trader進入這個領域。
但它的優(yōu)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高效、透明、維護成本低,降低了做市門檻等都讓它的缺點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用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一切交給市場”。
自從UNISWAP開創(chuàng)了AMM自動做市商模式,仿佛給區(qū)塊鏈大佬們開了腦洞一般,越來越多精細化的項目進來做市商的賽道。雖然去中心化金融產(chǎn)生的時間不長,但是有記憶點的,在DEFI浪潮中起水花的項目此起彼伏。
隨著UNISWAPV3的到來,這只獨角獸爆發(fā)的創(chuàng)造力又給了后來者們上了精彩的一課:原來靠深耕資金利用率也可以玩出花。
UNISWAP V3的利與弊
UNISWAP V3到底有哪些改變?
1、資本利用率
一直以來鎖倉量都是各家競爭的重點,這次V3帶來的是成交量的迅速增長,究其原因就是靠“集中流動性”提高資本利用率。
怎么集中流動性?通過限制做市區(qū)間,增加了可成交價格附近的流動性深度。如果把V2想象成一個無限寬的水槽,那V3就是由一個個極小單位(TICK)水槽并排組成的水槽,你可以把你的流動性(Token),撒進你感興趣的價格區(qū)間,如果你的區(qū)間覆蓋了成交價,就可以獲得兌換費分成,否則就失去資格。
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成交價附近投入自己的流動性,這樣成交價附近的水也是最深的,這點跟賬單簿中心式交易平臺就很像。
如此一來LP集中在更可能成交的范圍,資本利用率大大提升,從最新的V3成交量和鎖倉的比例也可以看出。特別是對穩(wěn)定之間的兌換,效率大大提升。
2、LP的風險
相比于更加保守被動的V2,V3對于LP的要求更高,要求LP要基于自己對于市場的判斷謹慎選擇策略。因為V2中的LP們投入的流動性不會有風險,去除流動性的時候還是當初自己放進去的1:1的資產(chǎn),而V3則不同了,不僅放開了1:1的要求,如果價格劇烈波動超過了自己鎖定的區(qū)間,投入的LP會被兌換成其中一個資產(chǎn),取出的時機決定了自己能取出資產(chǎn)的數(shù)量。
毫無疑問V3變復雜了,這也使得炒作空氣的人要更加謹慎,舉例來說,在你提供了主流價值Token與某空氣Token的“兌換對”之后,你的價值Token可能被瞬間吸干,持倉變成100%的垃圾Token還沒有回旋的余地。
3、限價單模式
如果我們以DAI/ETH為例,為了好理解把ETH定義為貴資產(chǎn),把DAI定義為賤資產(chǎn);按照經(jīng)驗看,ETH價格可能大幅波動,DAI價格相對穩(wěn)定。
利用好V3定價區(qū)間可以實現(xiàn)幾種不同模式的訂單:
止盈(YES),即你希望在高于現(xiàn)貨的價格售出貴資產(chǎn),是可行的。
低吸(YES),即你希望以低于現(xiàn)價的價格買入貴資產(chǎn),是可行的。